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

更新时间:2012-12-19 07: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民事法律行为依发生的效果是身份关系抑或财产关系,区分为身份行为与财产行为。1.概念。身份行为是发生身份变动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中有单方行为,如辞去委托监护,也

  民事法律行为依发生的效果是身份关系抑或财产关系,区分为身份行为与财产行为。

  1.概念。身份行为是发生身份变动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中有单方行为,如辞去委托监护,也有双方行为,如收养、协议离婚等;财产行为是发生财产变动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有物权行为,如抛弃、交付等,也有债权行为,如买卖、承揽合同等。

  2.区分意义:

  (1)适用法律不同,身份行为适用身份法的规范,财产行为适用财产法规范。如收养适用亲属法规范,买卖适用合同法等。

  (2)法律限制不同,身份行为涉及伦理关系,法律有较多的限制,如离婚合同不得代理、收养人的年龄限制等等,而财产行为自由度相对高些,只要有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为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物权行为是负担行为吗?
您好,物权行为一般指的是使物权发生设立、变更、消灭效力的法律行为,属于处分行为,而非负担行为。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
钱拿回来嘛,你想干嘛?起诉你想。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