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公司不当得利案例

更新时间:2013-03-11 11: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情]被告人系某县物资供应站(需方)于2001年6月28日与某市金属材料公司(供方)签订了一份165吨钢板的购销合同。合同签订后,被告填写汇款单,于同年7月22日将18万元钢板货款汇出。7月25日某市银行收到汇...

  [案情]

  被告人系某县物资供应站(需方)于2001年6月28日与某市金属材料公司(供方)签订了一份165吨钢板的购销合同。合同签订后,被告填写汇款单,于同年7月22日将18万元钢板货款汇出。7月25日某市银行收到汇款,该银行经办人樊某,在编制补充报告单时由于疏忽大意,误将需方的18万元的货款写成180万元,转入给供方金属材料公司账户,被告得知此事后,认为有机可乘,决定在该市银行察觉之前派人将这一笔货款全部索回,遂指派两人去某市办理退款事宜。这两人谎称本单位会计由于不懂业务,错把购买羊毛的货款一起汇向供方了,要求金属材料公司尽快把货款退给需方。金属材料公司因无钢板可供需方,同意退款,于2001年9月11日至10月11日先后5次将180万元货款汇人需方单位银行账户。

  [问题]

  被告的行为能否定性为不当得利?为什么?人民法院应该如何处理这项纠纷?

  [答案与解析]

  被告获得162万元的行为性质上应该认定为民事债权上的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引起的一种事实状态,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一种法律事实,因其引起此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所以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利益获得方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受善意还是恶意的影响。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受益人为善意,即在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果利益已经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②受益人是恶意,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道没有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也不能免除其返还义务。③受益方在取得利益时为善意、嗣后为恶意的,其返还范围应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准。

  本案中被告不当得利情况属于以上第二种,即获得利益为恶意。

  [相关法条]

  《民法通则》第92条,《民通意见》第13l条。

  《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人。"

  《民通意见》第13l条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知识延伸: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

  不当得利就是指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据,使他人受损而自己取得的利益。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

  (一)一方面取得财产上的利益。

  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

  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

  此处的利益,既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财产的积极增加,是指权利的增强或义务的消失,使财产范围扩大,如取得所有权、知识产权、所有权上负担的除去等;财产的消极增加,是指财产本应减少却因一定事实而未减少所产生的利益,如本应支出的费用而没有支出,实际上等于增加了财产。

  (二)他方受有损失。

  指因一定的事实,使他人的财产总额减少。

  若仅有一方获利而无他方受损,则不能构成不当得利。

  此处的损失,既包括财产的减少,也包括财产的消极减少。财产的积极减少,是指现存财产的减少。财产的消极减少,是指财产本应增加而未能增加。

  (三)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不当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条件。即一方受损是他方获利所致。至于损失与利益的范围大小是否一致,形态是否相同,在所不问。

  在返还利益时,利益小于损失的,以利益为准,利益大于损失的,以损为准。超出损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有关费用后,收缴国库。

  (四)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是指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可见没有法律的依据,是对于获得利益而言的,并不要求取得权力或财产也无合法依据。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权是合法依据的,但他取得的该项利益却无法律上的依据,因此,应按不当得利制度返还该项利益。

  如果取得利益有法律上的依据,即使相对人受有损失,也不构成不当得利,如赠与。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即包括取得利益时没有依据,也包括利益取得时有依据,尔后该依据消灭。如果买卖被撤销,一方从对方获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

不当得利相关知识,推荐阅读:

案例:不当得利还是侵占     

案例:不当得利还是侵占     

不当得利类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第三方被控不当得利
你好!丙方应陈明实际情况,不应承担责任,实际没有获利,也不涉及善意第三人的问题。建议请律师应对诉讼。
不当得利一案
提供判决书,具体考虑上诉诉理由和依据,关键看借贷时,对方的质证意见等,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抖音账号被封,先看看平台给出的封禁原因说明。要是觉得封禁不合理,可在平台申诉入口说明情况,提供证据证
您好!这要看是否是正当防卫,如果是正当防卫的话,一般不承担责任,如果防卫过当,要适当承担部分责任。如
您好,申请超龄子女赴港需满足“父母均在港无子女且均年满60周岁”的条件,政策未豁免离异情形,父亲未满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