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定金合同定金能否退还

更新时间:2016-07-07 17: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合同。

  张某以贷款方式购得位于温县南新华街某小区建筑面积128.47平方米商品房一套。2012年6月3日,张某与王某签订卖房协议,协议书载明: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甲方张某愿将位于南新华街某小区建筑面积128.47平方米商品房卖给乙方王某,价格为30万元,分期交清,待5年后甲乙双方办理过户手续时,甲方不能以任何理由终止该协议履行。协议签订后,王某付给张某两万元。后王某认为,在签订协议时,该商品房在抵押期间,张某无权单方转让不完全属于其所有的商品房,双方所签合同无效,要求张某返还两万元。

  [分歧]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针对未经房屋抵押权人同意,房屋所有人同房屋买受人订立的买卖合同应否具有法律效力存在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买卖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法院对买方要求卖方退还定金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第二种观点认为,买方明知房屋上设置有抵押权,其以合同未经抵押权人同意,认定合同无效的观点,没有法律依据,其要求卖方退还定金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评析]

  法院审理时采纳了第二种观点。法院认为,双方签订的协议是在自愿协商的基础签订的,合法有效。王某明知是抵押物又以合同的标的物是抵押物为由,认为合同无效的观点,法院不予支持,遂依法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理由是: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四条规定,《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强制性规定”,是指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本案中,双方签订的合同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签订的,不需要办理批准和登记等手续才生效,所以自成立时生效。在审判实践中,只是抵押物在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出让人应将转让抵押物的价款提前向抵押权人清偿。否则,既不符合抵押权的本质,也与善意取得制度相违背。如果合同中约定了定金条款,买受人履行支付定金义务后,违约拒绝履行支付购房款的义务,并以该买卖合同未经房屋抵押权人同意不具有法律效力为由,要求出卖人退还所交定金,出卖人可依据定金罚则,不予退还定金。同样,如果买受人依合同约定向出卖人支付了购房款,出卖人无法使买受人取得抵押财产的所有权,出卖人亦应当向买受人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担保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422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定金退还合同
你好,定金一般不予退还
定金能否退还
主要看您交的定金的性质
能否退还定金
可以要求双倍退还,具体来电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定金能否退还
政策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要求退还定金
如何取消法院执行记录,我已经结案
你好,积极跟发言沟通解决吧
南昌征收怎么样给补偿
被征收人所得的补偿包括:(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
我签劳动合同时,签订劳动合同的是总公司名,在武汉,而我实际工作地在上海宝山区还是上海黄浦区?
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去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
2024北京离婚房产怎么分割,有哪些法律规定
离婚房产的分割方法规定: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长治修建房子可以如何算赔偿
法律分析:不同房屋结构相应的赔偿标准为:(一)砖混结构一级房屋每平方米400元,二级每平方米380元,三级每平方米360元;(二)砖木结构一级房屋每平方米260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