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共栖广告产品

更新时间:2019-01-04 14: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关于共栖传媒和共栖产品的特点,作者在这里不再多说,如果有读者感兴趣,请浏览《共栖传媒市场能有100亿吗?共栖广告市场究竟有多大?》(http://davad311.blog.hexun.com/53

  关于共栖传媒和共栖产品的特点,作者在这里不再多说,如果有读者感兴趣,请浏览《共栖传媒市场能有100亿吗?——共栖广告市场究竟有多大?》(http://davad311.blog.hexun.com/5378686_d.html)。以下主要针对报纸、杂志、门户网站、博客等新闻、及时资讯做共栖广告产品的开发,应该能够给新闻或广告业界提供一点借鉴和思考。

  1新闻共栖广告开发的相关行业规定

  新闻及资讯,首先,不要把新闻广告化(即把广告产品做成新闻来卖),这是不合法规的。198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广告宣传管理的通知》就指出:“严禁利用发布新闻的形式刊播广告,收取费用。”因此,开发新闻共栖广告产品,必须不破坏行业、行政管理机构的法规和规则,这样才能够有长久和持续的生命力。其次,有偿新闻不可取,这是新闻行业的禁令。有偿新闻,大多是属于“新闻广告化”的倾向,也多数是为赢利性组织赚取更大的利润服务。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和全国记协发布《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把广告性新闻列为“有偿新闻”,“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为产品做广告”。最后,作为广告必须能够辨认、清晰可见,这是防止新闻和广告的混淆。《国际商会广告行为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任何广告不管是采用何种形式还是使用何种媒介,都必须是清晰易辨的;当一则广告在含有新闻或者文章的媒介上发布时,它应该轻而易举地被认作是广告。”新闻共栖广告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宣传精神文明自律规则》、《广告管理条例》、《广告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2广告产出-投入比(广告效果=产出/投入)太低的原因以及共栖广告效果的发现

  共栖传媒要研究的新闻广告产品,是在共栖传媒研究和创建人(戴天岩,手机13051069337)经过潜心研究,立志最大挖掘平面和网络广告的最大潜力,开发出新闻共栖广告产品。

  新闻共栖广告的意义自然不用提,因为大家都在担心杂志、报纸、门户资讯网站、博客的亏损经营,然而,改变亏损面貌的最原始、最基本、最传统的方法之一,就是广告。但是尽管新闻点击率、浏览次数在上升,但是广告主对该广告媒介的兴趣似乎不大,除非投入巨大的广告费用,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作者早在2002年就在《广告大观》(广告调研 2002年第1期)研究央视的广告效果,并展示给广告主简易的广告投放模型,其实,我们常常把央视的收视率当作是广告的收视率,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和误导广告主的行为,应该尽快的改变。当然,所有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把新闻、资讯的浏览次数当作是广告的浏览次数,这也是错误的。[page]

  我们经常看到报纸的广告版、商务版,都是整版的广告,而在新闻版面仅存的几个广告位则价格不菲,令广告主望而却步。这样整版的广告有人看吗?基本上是没有人浏览,大部分读者关心的是有效的新闻和资讯,读者关心的和报社关心的利润,一直是背道而驰的,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也是为何报纸容易亏损的简单道理。如果报纸的新闻版广告位太多太大,则又影响到报纸阅读效果,读者是很难接受的。门户网络广告,要么就是和新闻、资讯的分离广告,通常是在新闻的上下左右位置,也有在文章中间拦腰斩断加上很多软件产品(这是软件下载网站的惯常做法,很令人讨厌,其实,这些广告仍然是过眼不看、过耳不闻),也有设置流氓广告软件不停骚读者阅读的网页,落得引起读者强烈的反感、抵制、投诉,还有的网络广告强行打开广告页面、浮动、旗帜广告,来扰乱读者视线,达到影响新闻、资讯阅读的效果,这样的广告效果对广告主来说,作用大吗?我认为,被动性阅读广告,效果是很差的,而且,该广告的产品和服务有可能遭到受众长期的抵制。还有一种网络广告,是在新闻和资讯的文章中设置文字(词汇)链接,这是一种创新,如果不是设定敏感的词汇,受众点击和浏览也不会很多,因为这是属于潜在和隐藏的广告,并不能直接展现给读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媒体报道假新闻提高销量增加广告收入构成非法牟利罪吗
认定虚假广告罪的立案标准有: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其他法定情形。<br>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5分钟前
建议立即向运营商申诉,并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可报警处理。
李敬子律师
李敬子律师
18分钟前
您好,未签署正式合同前,可随时终止贷款流程,无需承担责任。
张凯律师
张凯律师
20分钟前
还款或者是达成协议,或者是冻结有错误,那么可以解冻
陈丽红律师
陈丽红律师
20分钟前
可以再就业,但有一定限制。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0分钟前
法律咨询涉及专业服务,适当收费是行业惯例,建议选择正规平台获取可靠解答。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