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技术进出口合同?
更新时间:2019-01-13 19: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国境内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国外引进或者向国外输出技术与技术出国或者技术引进国的当事人订立的合同,称为技术进出口合同。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科学技术交流
我国境内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国外引进或者向国外输出技术与技术出国或者技术引进国的当事人订立的合同,称为技术进出口合同。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科学技术交流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事业单位不仅从国外引进技术,并且也向国外输出技术。其所借助的法律形式是订立技术进出口合同。因此,在合同法起草中,有的人提出,制定
技术合同法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技术进出口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等规定,这次制定合同法,应当把技术进出口合同作为
技术转让合同的内容加以规定。对此,合同法草案曾对技术进出口合同作出规定,如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的合同法(草案)曾对订立技术引进合同的情形、技术引进合同的申请和审批、技术引进合同的期限、技术引进合同的内容等作了规定。在对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后,许多部门和同志认为,技术进出口的情况比较复杂。订立技术进出口合同,虽然是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但对涉及产业发展或者国计民生的重大技术进出口合同,还要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此加以规范。技术进出口裨上是技术转让,当事人在订立技术进出口合同时,对涉及技术转让的问题,可以依据合同法中的技术
转让合同的有关规定办理,对涉及技术进出口的管理问题,依据其他法律或者
行政法规的规定。因此,合同法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技术进出口合同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进出口技术合同还是四年诉讼时效?
技术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三年,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四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自营和代理各类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
个人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步骤包括有:选择供应商进行合作;熟悉进出口贸易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以顺利地进行贸易流程。我国《对外贸易法》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的规定,向有关部门提交与其对外贸易经营活动有关的文件及资料。
技术进出口合同变更登记表
合同变更需提交以下材料:
1、审核作业表;
2、企业变更申请书面报告;
3、企业填写并加盖公章的《合同表体变更申请表》;
4、加工合同预申报表由预录入公司电脑打印;
5、变更合同原《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及附件清单复印件;
6、修改商品编码的,还必须提交海关变更确认后的报关凭证清单;
7、海关核发的原《登记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