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竞争概念

更新时间:2019-01-13 14: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该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该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是对正当竞争行为的违反和侵害。而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采用符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认的商业道德、信守诚实信用原则的商业手段进行竞争的行为。因此,凡是在竞争过程中,采用虚假、欺诈、损人利己的违反国家法律手段进行的竞争,都是不正当竞争行为,都会损害其他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于依法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作出明确规定。前述案例中的S公司假冒他人商品包装、装潢的行为已经违反了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原则,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得不正当竞争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者
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只有市场经营者实施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才构成不正当竞争。所谓经营者,是指一切从事商品市场经营或者服务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众多的企业法人;从事营利活动的事业单位法人;参与商业、服务业竞争活动的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和合伙组织等。在市场中处于消费者地位的民事主体不属于经营者。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对象主要是同业经营者
不正当竞争行为,通常发生在同行业经营者之间,主要是不法行为人对其同行业其他经营者权益的侵害。经营者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时对消费者的权益也构成损害,但消费者权益应当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进行保护,该种行为不属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规范的范围。由于竞争发生在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因此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对象也同样是生产或经营同类商品的企业,提供同类服务的企业。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主要指这种行为直接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具体规定。如果违反了其他法律而没有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则这种行为一般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性
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通常导致其他经营者权益的损害;也可能损害尚未发生,但同业经营者合法权益却已受到现实的危险。如果放任不正当竞争行为继续进行必然会造成损害的结果。因此,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性包括对其他经营者权益的实际损害以及现实的侵权危险。如行为人为与他人开展不正当竞争,进行印刷虚假宣传品、订立印制仿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合同等,即使该宣传品尚未散发或合同尚未履行商标尚未印制,但均已经构成了侵权危险。受害人要求法院制止这种行为的,应当获得支持。前述案例中的I公司行为完全符合上述构成要件,已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得不正当竞争行为,应当承担包括赔偿的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不正当竞争案件。
是否是不正当竞争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认定,若被侵权可委托律师介入协助。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应从以下四方面界定: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市场竞争为目的。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 (四)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多方利益。
不正当竞争的判罚标准,不正当竞争是什么意思?不正当竞争的判罚标准是怎样的?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关市场参与者采取违反公平、诚实信用等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去争取交易机会或者破坏他人的竞争优势,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的判罚标准: 1. 主体: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界定的主体仅三类: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2. 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经营者在客观上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 3. 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之间还应当存在因果关系。 5. 主观过错。 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给予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
先收集好与学习平台沟通记录、缴费凭证等证据。可以和对方协商退款,若协商不成,可去法院起诉。起诉要写好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度小满泰深优选未经你同意划钱,这可能涉及侵犯你权益。你可先查看交易明细,确认款项用途和去向。若确实不
孟翔律师
孟翔律师
3分钟前
为未激活的电话卡充值后,建议您尽快联系运营商客服,了解退款或转移的可能性,并按照指导进行操作。
您好,申请事实和理由,即孕妇怀孕在身,出于照顾身体无法在监狱执行;不是怎么写的问题,主要是是否可以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支付令生效后若确实支付不起,建议主动联系债权人说明情况,协商解决方案,比如达成分期还款协议。若协商不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裸贷被威胁已涉嫌违法,对方打电话给通讯录好友是进一步侵犯隐私。别害怕,可收集通话记录、短信、聊天记录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