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法律制度中的因果关系

更新时间:2016-03-22 15: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反倾销中的因果关系标准是指进口产品与进口国国内产业遭受损害之间的因果联系要达到何种程度,才可以认定为因果关系成立。因果关系的标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是界定反倾销措施是否可施行的关键标杆。由于各国经济水平和立法环境的差异,立法者认定因果关系的标准自然就有所不同。理论上讲主要有以下三种:主要原因标准、原因之一标准、重要原因标准。

  1、主要原因标准

  此标准又被称为最重要原因标准,是指进口产品倾销是造成进口国国内产业遭受的实质性损害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处对于“最重要原因”的理解又分为三种观点。其一,认为倾销所造成的国内产业损害必须大于其他所有原因造成的损害之和;其二,认为倾销所造成的国内产业损害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原因造成的损害;其三;认为包括倾销在内的所有原因共同导致了实质性损害,而倾销在其中起到了最主要作用。这是一种最严格的标准,有利于严格控制反倾销措施的滥用,有利于保护国际贸易地自由开展,有利于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环境。当然,严苛的要求总是有利有弊的,这种标准要求调查当局仔细调查和比较导致国内产业实质性损害的所有原因,难度很大,进而导致反倾销措施的适用难度加大,不利于国内产业的保护和救济。

  2、原因之一标准

  此标准又被称为一般原因标准,也就是指只要倾销是造成进口国国内产业实质性损害的原因之一就可以认定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标准要求最低,只需证明倾销行为与国内产业的实质性损害之间存在关联性即可,而对此种关联性的程度没有要求。所以这种标准下,调查当局的工作量骤减,调查难度也降低了,更加有利于国内产业的保护,但是当反倾销措施变得容易适用后,就难以避免部分国家的滥用,进而形成非关税贸易壁垒,不利于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交易。

  3、实质性原因标准

  此标准又可以称为重要原因标准,是理论界新提出的,是介于上述两种标准之中的一个概念。当主要原因标准太过严苛,而原因之一标准又太过松散时,取中庸一点的思想或许更合适。也就是说只要证明倾销行为是造成国内产业实质性损害的实质性原因,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原因,就可以认定反倾销上的因果关系成立。这种标准的提出或许可以避免上述两种标准的两极性,避免反倾销措施的滥用或不用,但是此时对于何种程度的关联性会被认定为实质性原因就需要各国当局进一步具体确定。这使得调查当局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标准的模糊性也增强,很难达到国际统一标准。所谓标准,就是给与人们一个判断事务的准确标杆,一个既定的框架,如果标准过于模糊,那么这个标准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如何使这种实质性原因标准更加明确化而不是形同虚设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国际社会从未停止过对于因果关系标准的讨论与研究。从最初《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原因之一标准”到肯尼迪回合采用的“主要原因标准”,再到东京回合的向美国水平靠拢。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太过松散的原因之一标准虽然调查过程简单,但是容易导致反倾销措施的滥用。而太过严格的主要原因标准又会导致调查过程繁琐,取证难度极高,难以落实使用反倾销措施的条件。如今,国际社会正在摸索寻找前述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点,但东京回合的标准更倾向于美国的要求,也就是更倾向于原因之一标准,这就促使各国不断增加反倾销调查,反倾销措施滥用的现象也日趋明显。为了更好地稳定国际贸易市场,促进各国公平交易,各国急需进一步明确因果关系的调查标准,以便准确地适用反倾销措施。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您好!目前我国现行关于反倾销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对外贸易法》,《反倾销条例》,原外经贸部制定的《反倾销调查立案暂行规则》、《反倾销调查实地核查暂行规则》、《反倾销调查抽样暂行规则》、《反倾销问卷调查暂行规则》、《反倾销调查信息披露暂行规则》、《反倾销调查公开信息查阅暂行规则》、《反倾销价格承诺暂行规则》、《反倾销退税暂行规则》、《倾销及倾销幅度期中复审暂行规则》、《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暂行规则》,由商务部制定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那反补贴的话,主要是根据《对外贸易法》,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1月26日,中国又修改并颁布了《反倾销条例》,并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在两个条例的基础上,调查主管机关又先后制订了一系列部门规章,虽然我国有关反倾销法律体系出台较晚,但其基本原则与WTO的相关规则相一致。
关于反倾销反补贴,我国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
你好,措施所针对的行为主体不同。倾销行为的主体是出口国的企业;补贴行为的主体是出口国的政府或其他机关。2.两个措施使用的对象不同。反倾销使用面最广,可以针对市场经济国家、非市场经济国家或混合经济国家的产品出口行为;反补贴措施通常针对市场经济国家。 简单的说,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差别主要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使用上。另外,反倾销具有形式合法、易于实践、能够有效排斥外国产品的进口且不易招致报复等特点,以上就是为您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进入律师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实习期间加班无加班费、周末无休息,涉嫌违反劳动法,建议保留证据并咨询劳动监察部门。
党政律师
党政律师
2分钟前
你好,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可以详细说一下情况,以便给你更好的解答。
建议及时报警处理,报警越及时追回可能性越大。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9分钟前
这是典型的贷款诈骗,切勿缴纳任何认证金,立即报警处理。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9分钟前
建议先了解母亲失联原因,如涉及人身安全或财产纠纷,可报警或寻求法律援助。
熊晖律师
熊晖律师
32分钟前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9分钟前
建议立即报警并提供照片作为证据,警方会协助追查并可能追回损失。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9分钟前
可以报警,租手机变现被骗属于诈骗行为,警方会依法处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