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补贴?
更新时间:2022-05-13 17:2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反补贴是补贴的伴随,是进口国反击出口补贴国家的行为。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是WTO规定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属于合规性贸易壁垒。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相比,反补贴作为新型贸易壁垒对被调查国外贸出口和经济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

一、什么是反补贴?
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对其他成员方利益形成损害的政府性措施。
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

二、反补贴可以分为哪几类?
世界贸易组织反补贴协议将补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和不可诉补贴。
针对前两种补贴,一是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机制经授权采取的反补贴措施;二是进口成员根据国内反补贴法令通过调查征收反补贴税。
三、补贴的分类
禁止性补贴
禁止补贴,即无条件禁止的补贴,在法律上或事实上仅适用于出口活动,或者作为许多条件之一,为出口活动提供有条件的补贴,也可以说: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只有国内产品被用来替代进口,或者作为许多条件之一,提供有条件的补贴以使用国内产品替代进口。具体来说,禁止补贴是一种特殊补贴。
可诉补贴
可诉补贴是指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实施的补贴。但是,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其他成员的贸易受到严重损害或对其经济利益产生严重歧视性影响,受损害或歧视影响的成员可以对他们提出申诉。如果补贴对其他进口成员产生不利影响,《SCM协议》中列出的补贴就可以采取行动。
不可诉补贴
不可诉补贴意味着成员在实施此类补贴或采取反补贴措施时通常不会遭到其他成员的反对。这种补贴不是排他性的,即使是排他性的,也符合《SCM协议》规定的条件。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什么是反补贴的相关知识内容,在正常情况下,反补贴措施是打击不公平竞争和出口的主要方式,因此成为保护国内同类产品的重要手段。如果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什么是反补贴税
法律分析:
反补贴税,是指对进口商品使用的一种超过正常关税的特殊关税,目的在于抵消国外竞争者得到奖励和补助产生的影响,从而保护进口国的制造商。征收反补贴税的条件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
(1) 必须有补贴的事实;
(2) 必须有损害的结果;
(3) 必须有因果关系。
补贴,是指出口国(地区)政府或者其任何公共机构提供的并为接受者带来利益的财政资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价格支持。这些机构统称为出口国(地区)政府。财政资助包括:
(一)出口国(地区)政府直接提供的资金,如拨款、贷款、资本注入,或者潜在地直接转让资金或者债务的形式,如贷款担保;
(二)出口国(地区)政府放弃或者不收缴应收收入;
(三)出口国(地区)政府提供的除一般基础设施以外的货物、服务,或者由出口国(地区)政府购买货物;
(四)出口国(地区)政府通过向筹资机构付款,或者委托、指令私营机构履行上述职能。
反倾销反补贴是什么意思
反倾销与反补贴
一、什么是反倾销
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二、什么是反补贴
反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
三、反倾销与反补贴对维护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
1. 反倾销与反补贴是国家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重要法律手段,可以克服行政手段的任意性。
2. 由于倾销与补贴都是一种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国家运用反倾销、反补贴的法律措施,可以制止不公平交易,规范贸易竞争行为。
3. 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的实施,可以维护国家宏观经济利益,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4. 反倾销与反补贴措施的实施,可以限制进口,合理调节进出口贸易,避免对外贸易损失,保护本国工业。
5. 反倾销与反补贴也是适应国际间发展贸易关系的需要,对维护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四、反补贴的种类
临时措施:是为顺利进行继续调查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也是进口国调查机关决定是否最终征收反补贴税的前序性非正式措施。承诺:承诺主体包括产品的原产国政府或出口国政府,自愿承诺的情形一旦出现,则可以中止或终止调查,而不采取临时措施或征收反补贴税。
五、反补贴税征收
是指调查机关在仲裁时最终确定征收反补贴税。如果反补贴调查最终裁定存在补贴和产业损害,调查机关便可决定对手补贴进口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六、反倾销的程序内容
受理反倾销调查申请并对申请是否由产业或者代表产业提出、申请书内容及所附具的证据等进行审查,决定立案调查或者不立案调查;负责倾销及倾销幅度,产业损害及损害程度的调查和确定等;提出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最终反倾销税的建议等。同时,负责与反倾销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解决事宜。部下设进公平局和产业损害调查局分别处理相关事务。农业部:会同部对涉及农产品的反倾销产业损害进行调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部的建议做出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和最终反倾销税等与“税”有关的决定。海关总署:负责执行临时反倾销措施和征收反倾销税等事宜。一般情况下,具有法定资格的申请人提出反倾销调查书面申请,是反倾销立案的依据。
反补贴税是什么意思,法律上如何认定
反补贴税,是指对进口商品使用的一种超过正常关税的特殊关税,目的在于为了抵消国外竞争者得到奖励和补助产生的影响,从而保护进口国的制造商。反补贴税是按补贴数额进行征收的。出口国为其出口商品提供补贴的目的是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的竞争力。进口国征收反补贴税的目的则在于使得到补贴的商品失去人为因素的竞争效力。进口商品被征收反补贴税后其价格就会提高,这样就抵消了它所享受的补贴金额,从而削弱它的竞争能力,使它不能在进口国市场上进行低价竞争或倾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