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要离婚,怎么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更新时间:2016-08-15 14:1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8月14日凌晨,王宝强发出离婚声明。之后王宝强离婚这个话题一直高居热搜榜,网友们除了心疼宝宝之外,还帮宝宝想好了,要离婚财产怎么分?孩子的抚养权归谁?这些在离婚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要离婚了,小孩的抚养权归谁呢?怎么去争小孩的抚养权呢?找法网小编在下文为您解答!

  夫妻离婚时,可以协商孩子归谁抚养。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争取小孩的抚养权。

  子女抚养权问题是离婚的关键问题。孩子毕竟是无辜的,夫妻婚姻关系的解除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因此,在离婚诉讼中怎样保护子女的健康成长权是法院着重考虑的问题。我国婚姻法解决子女抚养问题的总原则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

  (1)孩子不足两周岁

  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A、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孩子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B、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孩子随其生活的;

  C、因其他原因,孩子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2)孩子在两周岁以上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孩子,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A、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B、孩子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C、无其他孩子,而另一方有其他孩子的;

  D、孩子随其生活,对孩子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孩子共同生活的;

  E、孩子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孩子照顾孙孩子或外孙孩子的,可作为孩子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3)孩子在十周岁以上

  A、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孩子的意见。

  B、在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孩子随谁生活的问题上,应考虑到孩子的个人的意愿。

  C、考虑孩子的意见并不是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孩子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母方同争抚养权,且双方都具有抚养孩子的条件时,才考虑孩子个人的意见。

  D、男方要求取得孩子的抚养权可从其收入较高,有抚养能力和孩子单独随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孩子照顾孙孩子的理由来争取。

  争夺子女抚养权如何收集证据

  (1)双方基本条件的取证。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的基本条件,如工资、文化学历等一般差距不大,但这并不表示就没有差距,比如直接抚养方的思想品质,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取得这一方面的证据,是比较重要的。

  (2)双方父母基本条件的取证。很多时候,孩子特别对于学龄前儿童,不是夫妻一方带,而是一方的父母带。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环境,以及长期带孩子的父母的意见及身体情况,往往也是影响孩子抚养权的一个重要方面。

  (3)孩子生活环境方面的取证。离婚案件中孩子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双方离婚,但有一方距离学校较近,或生活小区成熟,对孩子入学、生活最为有利,当然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4)孩子的意见相当重要。十周岁以上的孩子一般对于离婚的含义及后果都基本了解,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法院会认真听取十周岁以上孩子的意见。在离婚前或离婚过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随对其最为有利一方抚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怎么拿到第二个孩子抚养权
抚养权判决一般会综合判定谁更有利于抚养孩子,结合孩子成长教育,年龄,双方经济状况,对孩子的关心照顾等等因素
离婚孩子抚养权问题咨询
你好,可以详细描述一下问题,抚养权以离婚协议为主
离婚后想要回抚养权,怎么办理
想要回法律依据是对方不尽责任,没有能力抚养孩子,必要通过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解答动态
什么案件?你说的新的法律法规具体是什么?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0分钟前
您好,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0分钟前
您好,很有可能涉及AB贷,建议您谨慎考虑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23分钟前
您好,民政部门因查出父母银行有钱而取消您儿子的低保待遇,这一做法很可能是合理合法的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37分钟前
您好,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专门针对残疾等级和养老金水平的额外补贴。但一些地方可能有针对残疾老人的福利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