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离婚抚养费多少

更新时间:2021-05-29 15: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抚养费是离婚之后的父母对孩子成长所给予的费用,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有义务承担抚养费,给孩子塑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是不容推辞的,那么现在离婚抚养费多少?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内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

现在离婚抚养费多少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在具体实践中,在确定子女抚养费要从以下几方面给予考虑:

  (1)、子女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现在离婚抚养费多少

二、

抚养费的给付方式

  1、一次性给付

  一次性给付或以物折抵一般是以十八周岁为底线,即具体数目是按月或年的抚养费的数额乘以将子女抚养至十八周岁为止,计算总数一次性给付完毕。

  2、定期给付和以物折抵

  定期给付一般以月或季或年给付,以物折抵往往适用于下落不明的一方。

三、

不支付抚养费的后果

  一方不履行抚育义务,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对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方式:

  1、提取、扣留被申请人的储蓄存款或工资等劳动收入。如请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协助从工资中按月扣除;

  2、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这是指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按照规定法院可将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交有关单位进行拍卖或者变买。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整理的现在离婚抚养费多少的相关内容,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抚养费的数额,抚养费的支付标准,一般按照子女的实际需求、父母的负担能力以及当地社会生活水平三方面综合衡量来确定。若您还有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549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抚养费给多少
你这种情况,法院一般采用简易程序,3个月就可以判决下来,如果法院发现比较复杂转为普通程序,时间可能会更久一些。
离婚抚养费是多少
协议离婚时不用钱的吧 因为是男方抚养 女方要承担一定的抚养费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离婚抚养费多少,离婚了,女方赔抚养费多少
您好,抚养费一般按未抚养方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之三十比例支付,两个孩子的抚养费不超过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丈夫喜欢赌博。这三个孩子我能养吗?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双方的抚养条件确定
没有离婚与别人有了孩子,可是孩子出生证明上面写的不是孩子的亲父亲,想修改父亲的信息,?
具体操作上,如双方协商一致,可携带相关证件和协议到医院或出生证明颁发机构申请更正。若对方不配合,可收集亲子关系证据,如DNA鉴定报告,向法院提起亲子关系确认之诉
小孩子爷爷奶奶挑唆小孩子拉黑了微信,可以不用礼物支付抚养费吗?
不可以。若对方挑唆孩子导致无法联系,可尝试其他方式支付抚养费,如银行转账。保留支付证据,以防纠纷。如对方拒绝接受,可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同时,积极与
协议离婚要求不能见孩子
协议离婚中,关于探视权需注意:1. 探视权是法定权利,不可剥夺;2. 探视方式和时间可协议,但须合理;3. 探视不得损害子女身心健康;4. 探视权可中止或恢复,
领养猫咪被诱导办理分期怎么办未成年人
你好,保留证据起诉,有无相关信息
父母离婚,你想跟妈妈,但妈妈没有能力养怎么办
若想跟妈妈但她无力抚养,可:1)尝试与父母协商,看是否能达成共识;2)若协商无果,可依据《民法典》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抚养权及抚养费;3)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判决
儿子考上大学,妈妈不拿学费,生活费,该怎么办?
常见处理方式包括沟通协商、申请社会援助、提起诉讼等。选择方式时,建议先尝试沟通协商,若无效再考虑其他方式。提起诉讼需考虑成本和时间,但具有法律效力。
孩子考上了大学妈妈不关了该怎么办?
在法律角度下,处理此类问题需分情况操作。若家庭内部沟通有效,可明确双方责任与期望,确保孩子得到必要支持。若沟通无果,可寻求亲友或社区调解,借助外部力量缓解矛盾。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