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强制执行期限是多少
更新时间:2019-10-21 17: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通常情况下来说,离婚之前,没有获得抚养权的一方需要按照之前离婚的约定或者法院的判决支付相应数额的抚养费给未成年孩子。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之前是诉讼离婚的话,则可以拿着法院的生效判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抚养费,那么抚养费强制执行期限是多少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
一、抚养费强制执行期限是多少
抚养费强制执行的期限是两年。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如果离婚后一方不付抚养费,那么另一方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一方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该当事人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婚姻法》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申请强制执行期限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别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抚养费可以强制执行吗
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如果离婚后一方不付抚养费,那么另一方可以向一审法院申请,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一方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该当事人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婚姻法》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三、强制执行的办法
一是提取、扣留被申请人的储蓄存款或工资等劳动收入,如请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协助从工资中按月扣除;
二是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是指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按照规定法院可将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交有关单位进行拍卖或者变买,强制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履行义务。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抚养费强制执行期限是多少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呢,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夫妻是协议离婚,这样的情况下虽然签订的离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但却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因而这种情况下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想问一下,强制执行抚养费时限是多久
1.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2. 如果离婚后当事人方拒不执行判决,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3.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强制执行期限为二年。
4.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5.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请问一下,离婚后抚养费能够强制执行不
法律分析:离婚抚养费是可以强制执行的。一方不执行法院判决要求支付抚养费义务的,另一方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应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后,应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法律原文未提及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的具体规定,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离婚协议应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这些事项的协商一致意见。同时,法律还规定了夫妻一方要求离婚时的处理方式,包括调解和提起离婚诉讼等。在离婚案件中,法院应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此外,法律还规定了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和夫妻财产的处理原则。
我想咨询一下,抚养费申请强制执行几次?
抚养费强制执行次数及期限:
1. 抚养费一般强制执行一次。如果生效的文书要求被执行人一次性付清抚养费,则法院只需强制执行一次。若法律文书规定定期支付抚养费,则可根据实际情况,每隔一段时间申请执行一次。
2.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这一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则从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如果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3.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