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5000抚养费多少?

更新时间:2018-01-25 14: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当夫妻的感情发生破裂,双方最终走向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就成了一个争议的焦点。如果确定了孩子的抚养权,那不抚养的一方是否就一定要支付抚养费?抚养费的标准是多少?月收入5000抚养费多少?以下找法网小编带您一起去具体了解下抚养费的支付标准以及月收入5000的情况下抚养费应该支付多少的相关内容。

  我国法律有规定,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有义务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因此在双方未协商的情况下,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是法定的义务,是必须支付的费用。当然,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之间协商确定,抚养的一方同意未抚养的一方不支付抚养费,那么未抚养的一方也是可以不用支付的。

  一、抚养费的标准:

  1、一般情况下,我国抚养费的标准是未直接抚养方月工资的20%-30%,负担连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抚养费的标准可适当增加,但总体不能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有特殊情况的,抚养费的标准也可依据具体详情适当提高。

  由上我们可以知道,月收入5000时,按照抚养费的一般标准,应支付的抚养费为1000-1500元,最后这个费用会因为孩子的数量及义务人具体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

  二、抚养费的相关保护性规定:

  1、抚养费义务人不支付的,未成年人可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未成年人的抚养双方未协商不用支付抚养费的前提下,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是未抚养一方的法定义务,被起诉后,法院有权要求义务人履行抚养费的支付义务。

  2、因学习、环境等变化导致抚养费增加的,法院将予以支持。

  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学习及环境的变化需要更多的费用,那么未成年人可以向抚养费支付义务人要求增加抚养费来维持自己成长所需的费用,义务人不得拒绝未成年人合理的请求。

  3、抚养费可选择分期支付或一次性支付。

  为了防止义务人不按时履行支付义务,未成年人的父母可以选择分期支付抚养费或一次性支付抚养费。

  一次性支付完抚养费可以避免找不到义务人的情况的发生,但是有可能会导致抚养费的不合理使用;而分期支付避免了抚养费的不合理使用,但是容易产生后期义务人不按时履行义务的情况的发生。

  找法网小编最后提醒:

  抚养费的一般标准是义务人月总收入的20%-30%,因此月收入5000时的抚养费应当是1000-1500元,最后的具体金额可因义务人的经济能力以及未成年人的需要做适当调整。抚养费的支付是我国法律规定法定义务,未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支付未成年人直至成年时的抚养费。

  (本文系找法网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442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月收入4000抚养费多少
如果有固定收入,可以按照工资收入20%左右计算。
月收入2000抚养费多少
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月收入5000一年抚养费多少
你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抚养费的计算。经法律程序夫妻离异,不与未成年或不能独力生活
夫妻二婚,另一方有责任照顾吗?
你好,根据过错承担责任
没有离婚和别人生孩子要多少钱?
未婚生子抚养费一般是按月给付,因为抚养费是存在变动的。有固定收入的,孩子抚养费一般按照固定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按月给付;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全年的总收入百
父母离婚了,孩子该和谁在一起
根据抚养条件及孩子的意愿确定
离婚了,小孩妈妈要带小孩去玩,但因为小孩才七岁,不同意
离婚之后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强行将孩子带走且不让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同时也是对孩子不利的。如果孩子的抚养权是通过法院判决来认定的,则可以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
我想离婚孩子是脑瘫如果离婚的话孩子判给哪一方
夫妻双方离婚时,对孩子的抚养权归属,首先可以协商决定,达不成一致意见时,可以请求法院进行判决。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