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又同居 子女抚养费怎么算

更新时间:2014-08-01 16: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秀洲区法院最近审理了一起母女间的官司,女儿是原告,母亲是被告。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可这个女儿为何不顾血浓于水的亲情,而与自己的母亲对簿公堂呢?原告小玲(化名)9岁时,父母自行协商离婚,...

  秀洲区法院最近审理了一起母女间的官司,女儿是原告,母亲是被告。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可这个女儿为何不顾血浓于水的亲情,而与自己的母亲对簿公堂呢?

  原告小玲(化名)9岁时,父母自行协商离婚,按照约定她由父亲抚养,母亲每月拿出200元抚养费。一开始,小玲母亲都按月支付抚养费,不过,后来发生了变化。

  2011年8月,小玲母亲和小玲父亲又走到一起生活,只是没有办理结婚证。原先的一家三口又“聚”到了一起,经济上自然也不会分得那么清楚,小玲母亲也没有像之前那样每月支付女儿的200元抚养费。

  今年2月,事情又出现了变化,小玲母亲又离开了父女二人,搬出去住了。问题也随之而来,夫妻双方离婚后又同居,同居期间,承担抚养费给付义务的一方还需要继续履行义务吗?就这个问题,小玲母亲和小玲父亲谈崩了。

  今年4月,小玲以母亲不支付抚养费为由,起诉至秀洲区法院,要求母亲支付包括共同生活期间在内的未支付的抚养费。

  小玲母亲甚感委屈,认为与小玲父女共同生活期间,承担了部分生活开支,比如为女儿交了1000元学费,还买了衣服,因此不愿再支付共同生活期间的抚养费。

  承办该案的法官说,夫妻离婚后,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不直接抚养、教育孩子的一方,应支付一定的抚养费。

  夫妻离婚后又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说明原本不直接抚养、教育孩子的一方,通过与孩子共同生活,以对孩子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关心等方式,又履行了教育、抚养的义务。这段时间,即使支付了孩子的抚养费,一方客观上也不可能让对方打收条或出凭据。碰到类似纠纷,要让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拿出在离婚后的共同生活期间支付了抚养费的证据,事实上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离婚后与对方同居期间,确与孩子一起共同生活,并为孩子的生活、学习等做过事情,就应该视为其与孩子共同生活期间已经履行了抚养、教育义务,不应再让其支付共同生活期间的抚养费。因此,法院最后作出判决,不予支持小玲要求母亲支付共同生活期间抚养费的诉讼请求。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离婚孩子抚养费怎么判的
离婚孩子抚养费的判决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 1.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人,将根据月总收入的20%-30%来判决抚养费,如果需要抚养两个以上的子女,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50%。 2. 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人,会根据年收入或行业平均收入来参照上述比例判决。 3. 在特殊情况下,如高收入或低收入,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抚养费的金额。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抚养费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并对孩子的成长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希望改写后的解答内容符合您的要求。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要怎么判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判决会因具体情况而异: 1.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父母,抚养费通常按月总收入的20%-30%支付,如果抚养两个或以上的孩子,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50%。 2. 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父母,抚养费的标准会根据其年收入或行业平均收入来确定,并参照上述比例。 3. 对于特殊情况,如父母收入过高或过低,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抚养费的比例。如果父母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抚养费,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并对孩子的成长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离婚孩子判给父亲抚养费怎么算
离婚孩子抚养费的计算因具体情况而异。如果父亲是固定收入,通常抚养费按月总收入的20%-30%计算;若无固定收入,则参考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若孩子有特殊需求或父母的经济能力发生重大变化,可以适当调整抚养费比例。在决定抚养费数额时,应确保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需要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协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确保孩子得到必要的抚养费用。
律师解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