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同居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更新时间:2018-03-14 17: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非婚同居已经成为社会上男女双方结婚前的常态,婚姻已不是两性结合的唯一方式。如今,同居人群不限于年轻人,许多中老年人也加入这个行列。那么非婚同居到底是什么?非婚同居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呢?现在就由找法网小编来告诉你吧。

  非婚同居是指未形成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两性双方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从狭义上来说,非婚同居是指不为法律所禁止的,无配偶的男女双方自愿、长期、公开共同生活在一起,但又没有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的一种两性结合的方式。简单地说,即是无配偶的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以夫妻名义或不以夫妻名义的同居行为。那么非婚同居的构成要件具体包括什么呢?

  一、非婚同居的双方必须是无配偶男女两性。

  男女两性通常特指生理上特征,同性恋者不能构成非婚同居的主体。同时,中国《婚姻法》第三条明令规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由此可看出,一方或双方有配偶的同居,无论是否以夫妻名义,不仅为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也是我国婚姻法禁止的行为,其中,构成重婚的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双方自愿建立像夫妻一样的生活共同体,但并不具备构成合法婚姻的形式要件。

  非婚同居的双方应该像夫妻一样共同生活,建立包括性生活、平常必要的共同的政治经济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共同体,但是,没有履行结婚登记手续,不构成婚姻关系。

  三、同居行为必须是公开的。

  同居双方是否以夫妻名义相称不影响非婚同居行为的认定,只要同居行为是公开的,不为刻意隐藏的,就能成为非婚同居行为的构成要件。

  四、同居行为应当持续一定期间。

  之所以需要非婚同居行为持续一定的时间,是因为这种结合只有持续存在,才能证明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和“一夜情”等行为区别开来。在法律规制非婚同居行为的国家,都要求当事人的行为持续一定的期间才能获得非婚同居规则的使用,而且这一期间不能有明显的间断。

  以上就是非婚同居的构成要件。其实,形成非婚同居很简单,但是维持好这段关系和处理好在非婚同居期间的问题纠纷就很难,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非婚同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048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偷税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根据刑法修正案(七),该条罪名已改为逃税罪《刑法》第201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构成要件有哪些?
您好。国家法律规定,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着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对其债务人享有的债权已经到期;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
窝藏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不当得利构成要件是啥?
可以要求付款的,但诉讼成本很高的 可以办理,通则规定与省高院的会议纪要已经对于该类问题作为更进一步的明确,在结合案件材料及相应法律规定,能够给予专业的庄律师意
非法同居可以报警吗?
你好!可以尝试报警,警方视情况来处理
但男方不知道女方结婚了同居犯法,怎么判断
重婚罪中同居关系的认定标准如下: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同居行为。这种同居行为,不受法律的保护。有配偶或者明知他
我的父母没有离婚,是否与其他男人同居?
一方出轨或者与他人同居是可以离婚的。且如果双方协议离婚的,应订立书面离婚协议,共同申请离婚登记,经过三十天冷静期,即可领取离婚证。入如果起诉离婚的,应向法院提交
我对象是2月3号买的车我和他是3月20号领证的这和我有关系吗
您好,领证前买的车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同居关系中所构成的共同共有,是否具有合法的法律效力
同居关系能成立共同共有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同居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一般是按共有财产处理的,所以同居关系期间取得的房屋,可以成立共同共有的。解除非法同居关系
我跟我女朋友同房后分手犯法吗
与女友同房后分手是否犯法,需视情况而定。若双方均未婚则不犯法,若涉及已婚则可能触犯重婚罪。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决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选择时应考虑双方意愿及法律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