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同居的取证方式

更新时间:2019-01-14 09: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非法同居从字面上看我们就知道,这是一个不被法律认可的行为。非法同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体验夫妻生活而进行同居,另一种是已经领过结婚证却还与其他异性同居的行为。要证明他们有非法同居,就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那么非法同居的取证方式是怎样的?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非法同居的取证方式

  首先,自2001年《婚姻法司法解释一》出台以后,"非法同居"的概念已经退出法律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同居关系"这一法律概念。 其次,实践中,除非双方当事人均认可同居行为,即可认定同居事实。否则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首先要有证据证明同居双方居住一处;其次还得证明共同居住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比如两三个月等。一般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同居地基层组织(如居委会)关于双方同居的证明;

  2、同居者同居地邻居,包括同居者共同居住的租赁房的户主提供的关于双方同居的证言;

  3、同居者共同生活的照片、音像资料;

  4、其他足以说明双方共同生活的证据材料(包括双方的来往书信、聊天记录等)。

 非法同居的取证方式 

  二、非法同居怎么处罚

  非法同居一般是不会被处罚的。男女双方未办结婚登记手续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一种同居行为。

  当然要看同居的双方的具体情况的,如果一方是已婚并且处于婚姻存续期间而以夫妻名义进行公开同居的话,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即重婚罪。这样的罪名是属于不告不受理的,也就是说需要由原告的起诉法院才会受理。

  不存在以上情况的话,目前在国内是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非法同居与合法婚姻关系相对而言,简单说就是在没有办理正式结婚登记手续前的男女共同居住生活。

  三、非法同居共同财产如何处理

  根据《新婚姻法》第十二条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吧具有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又人民法院根据无过错方原则判决。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财物,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法办字第112号《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规定的精神处理。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非法同居的取证方式的相关资料。对于要取证是否是非法同居关系,需要有四个证据,包括同居地基层组织(如居委会)关于双方同居的证明、同居者共同生活的照片、音像资料等。而对于非法同居也有相应的措施。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445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非法同居取证
第二次非法同居所生子女,并非婚生子女。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是一个未婚妈妈,因现在夫妻感情不和睦想分居,孩子已满3周岁,不知道我一个月要出多少抚养费
如果你有收入则是你工资的20%-30%,如果你没有收入则按照小孩居住地的生活标准来支付
我丈夫和我离婚了,我能回来吗?
您好是可以起诉离婚的
退休工人死亡土葬能有抚恤金和丧葬费吗?
抚恤金原则上和丧葬方式没有关系。违法的话,可以依法处理。但不能剥夺抚恤金。除非有特别约定
教师在让学生批改卷子,学生批改有错的,对的打错了,而让写卷子的学生罚抄一遍整个卷子的题,犯不犯罪?
教师罚学生抄卷子的处理方式需考虑实际情况。如果罚抄适当,可视为教育手段;若罚抄过度,则可能构成体罚,应调整教育方式,避免违法。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学生年龄、
给房东交了定金留房但是在合同上面有纠纷没谈拢房东不退定金
准备起诉房东不退定金时,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定金支付凭证,如转账记录或收据;2.与房东的沟通记录,证明双方存在纠纷;3.合同文本或相关证据,证明您与房东之间
担保人成为失信人员贷款人不还款就一直是老赖吗
担保人失信需担责。可督促贷款人还款,或自行偿还后向贷款人追偿。必要时提起诉讼,保护自身权益。
房子装修付了一万定金现在半年了可以退回来吗?不想装修了
可以退回,但需符合条件。若装修公司违约,可要求其双倍返还;若你方违约,定金一般不退。协商不成可诉讼解决,需提供证据证明对方违约。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