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同意自己被送养的情形

更新时间:2014-04-10 15: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同意自己被送养的,不得送养。《收养法》第11条规定:“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摘要: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同意自己被送养的,不得送养。《收养法》第11条规定:“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不同意自己被送养的,不得送养。《收养法》第11条规定:“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收养关系的成立包括三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是收养人的意思表示;二是送养人的意思表示;三是年满10周岁以上的被收养人的意思表示。这是因为收养是三方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各方的法律地位平等,不允许任何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也不允许任何外人加以干涉。

  根据《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代理人的同意。收养行为并不是与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必须由其监护人代理进行。但是由于收养要变更人身权利义务关系,与被收养人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维护未成年被收养人的利益,特别需要注意征得本人的同意。三、父母均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对该未成年人无严重危害 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只要不是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

  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是指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未成年人的生父母虽因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不能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但他们仍有享有子女成年后尽赡养义务的权利。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因父母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消除。未成年人的父母因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因此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就不能将其送养,否则就侵犯了成年人的父母的利益,剥夺了他们享有子女成年后尽赡养义务的权利。同时也会因为没有子女赡养而把他们推到社会上,由国家和社会负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15周岁的女生跟16周岁的男生执意一起住家长不同意构成犯罪?
依你所述的情况,是不构成犯罪的,如不明白,可电话有偿咨询。为你解答。
16周岁自己可以改姓吗
你好,建议积极到办事处办理吧
律师解答动态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2分钟前
合法途径下,可通过公安机关等查询(需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6分钟前
《企业破产法》第一条明确立法目的,第四条确立基本原则,第二十一条规定管理人职责。如需详细解读,请进一
余联刚律师
余联刚律师
42分钟前
建议报警处理,事故责任由交警部门根据现场勘验等结果进行判定,双方根据责任认定书处理赔偿问题
余联刚律师
余联刚律师
45分钟前
您好,如没有到达退休年龄的,单位应当缴纳社保。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