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19-12-01 12: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夫妻离婚后,是从法律上解除了婚姻关系,夫妻间的相互的权利和义务随之终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解除了婚姻关系也就解除了对孩子的抚养、教育的义务。2001年4月28日修正
夫妻离婚后,是从法律上解除了婚姻关系,夫妻间的相互的权利和义务随之终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解除了婚姻关系也就解除了对孩子的抚养、教育的义务。
2001年4月28日修正后公布实施的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为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由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夫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
离婚后,孩子由谁抚育,应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考虑,在这个前提下,无妻离婚时可以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由人民法院判决。
修正后的婚姻法第36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孩子,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也就是说,在哺乳期内,孩子是由母乳抚养的,一般应由母亲直接抚养,而父亲则需按月按法院的判决或双方协议的数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法律丧偶孩子抚养权
丧偶子女的抚养权处理如下:
1. 若在世父或母有能力,抚养权直接归其所有。
2. 在世父或母无抚养能力时,优先考虑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兄姐抚养。
3. 若均无法抚养,将联系当地居委会或司法机关,指定合适人员确保孩子的妥善照顾。始终将孩子的最佳利益放在首位。
法律怎么判孩子抚养权
法律对于孩子抚养权的判决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决定的。对于年龄未满两周岁的子女,通常抚养权会归母亲。对于满两周岁的孩子,如果父母双方无法就抚养问题达成协议,法院会进行裁决。而对于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判决时会尊重其个人意愿。所有的决定都基于确保孩子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离婚时子女抚养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依据相关规定,离婚时关于子女抚养权的处理原则如下:
1.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归母亲抚养,除非双方另有协议且协议内容对孩子无不利影响。
2. 对于两周岁以上的子女,会综合考虑双方的条件和孩子的个人意愿。
3. 如果涉及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将尊重其个人选择。
4. 如果双方无法就抚养权达成协议,法院将会介入并根据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进行判决,旨在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避免不当处理给孩子带来长期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