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子女抚养费问题
更新时间:2019-12-01 08: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种义务一知持续到子女成年并能独立生活为止。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这种义务一知持续到子女成年并能独立生活为止。父母对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
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及《
婚姻法》
司法解释一的有关规定:
⒈ 父母抚养子女一般到18周岁为止,年满18周岁的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⒉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⒊ 父母应当负担虽年满18周岁,但是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育费。
⒋ 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成年子女,主要指患有严重疾病、残疾、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不能参加正常就业的人。
⒌ 尚在校就读的,在校指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为“尚在校就读的”;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20条及第21条规定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意见》与《婚姻法》司法解释一之间存在着冲突,《意见》认为只要是在校学生,父母就有抚养义务,《婚姻法》司法解释一认为是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子女,因都属于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不存在上位法与下位法,但是《婚姻法》司法解释一是04年颁布的,要晚于93年的《意见》,根据新法优于旧法,使用《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的规定,即对于在校就读的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成年子女,父母没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⒍ 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主要指患有精神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生活在城镇的子女无就业机会尚处于待业状态的。
⒎ 父母自身丧失抚养能力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纠纷问题?
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抚养费数额的确定并非一成不变。若因子女实际需要、父母双方负担能力或当地生活水平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子女生活或教育等需要时,任何一方均可向法院提出调整抚养费的申请。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调整。
离婚夫妻子女抚养权判决问题?
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经济支持,以及给予子女关爱、教育和保护。这些义务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双方都应积极履行,确保子女的健康成长。
父母离婚了,一方不给抚养费。抚养费问题
您好,面对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的问题,您可以先与对方明确抚养费的支付责任和义务。如果协商仍无法解决,建议您寻求法律途径,包括提起诉讼、提供证据和申请强制执行等。在整个过程中,请保持冷静,并寻求专业法律建议,以确保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根据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因此您有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