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没离婚先签离婚协议也有约束力

更新时间:2012-12-03 20: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导读】中山有一对夫妻,还没离婚就签订了一份离婚协议。此后,夫妻俩相安无事地过了较长一段时间,最后两人果然离婚了,过去签的离婚协议还有效吗?昨天,中山市中级人民

  【导读】中山有一对夫妻,还没离婚就签订了一份离婚协议。此后,夫妻俩相安无事地过了较长一段时间,最后两人果然离婚了,过去签的离婚协议还有效吗?昨天,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向记者通报了该起特殊案例。

  夫妻签订《离婚协议》

  1996年4月30日,中山人小吕与小卓登记结婚

  了。从2000年开始,他们时常为家庭琐事发生争执。2005年3月2日,两人决定签订一份《离婚协议》。协议中约定,一旦离婚,丈夫小吕一次性补偿5万元现金给妻子,还将其在家乡村里的股份给小卓,而小吕在外的一切债务与小卓无关……

  11月9日,妻子小卓终于向中山市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一切按离婚协议办——儿子抚养权归女方,男方每月支付抚养费500元,偿还所欠的1万元,小吕所在村的股份转让给自己,男方在外的一切债务与己无关。

  丈夫:离婚协议应当作废

  丈夫小吕在法庭上向法官大倒苦水:“那份协议应该无效,因为《离婚协议》是被妻子欺骗后糊里糊涂签订的。”但小吕无法向法庭提供被骗的证据。

  小吕同时称,他向小卓借款1.4万元,后归还了4000元,尚欠1万元。这1万元是他向小卓支付的家用,虽然立下借据,但双方仍未离婚,不应认定是借老婆的款,哪有老公向老婆借款要还的。

  按《离婚协议》的约定,小吕同意将其所在村的股份转让给小卓,但眼看妻子去意已决,在打官司期间,小吕又变了卦,不同意转让其股份。

  争议:离婚协议有无效力

  此案经法院开庭审理,由于小卓与小吕双方均同意离婚,中山市人民法院准许了小卓的离婚要求。对离婚协议是否有效,法院认为不能一概而论。

  协议中关于转让股份的约定,经法院查明,该村股份合作公司章程规定:“本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配置给股民的股权不能转让或在社会上流通买卖,只允许在其本人去世后,由家属继承股权。”

  所以,法院认为小吕处分其股份的承诺违反了上述规定,转让无效。

  法院后认定小吕所立的《离婚协议》(除股份外)虽然在离婚前签订,但符合高院司法解释,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中山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准予双方离婚,婚生子抚养权归女方,按照该《离婚协议》男方每月支付抚养费500元,偿还女方欠款1万元,向小卓支付补偿款5万元,并承担相应债务。一审宣判后,小吕向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终审:该协议有约束力

  中山市中级法院经过开庭审理后认为,男方小吕于2005年3月2日向女方小卓出具的《离婚协议》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延伸阅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291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夫妻之间签了离婚协议就可以离婚了吗?
你好! 离婚需要男女双方都到场的方可。
关于离婚夫妻之间签的协议有效么
对方认可有效,对方不认则可诉讼,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审理,而不是根据协议审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关于离婚夫妻之间签的协议有效么
离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协议离婚。二种是起诉离婚。既然起诉离婚,那么就是否定了协议离婚。那离婚协议就没有太大的用处,不过可以作为一个证据使用。短信也可以作为证据,
公司答应给我交社保,结果还没交怎么办?
有社保补交纠纷时可以向人社局反映,投诉或举报。
不能上牌,要求退款不予退款
你好,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你好!大学生毕业,在家待考团费一年团费应交多少
针对大学生毕业后在家待考团费交纳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1.按照规定标准缴纳:即每年缴纳2.4元团费。2.咨询当地团组织:对团费收缴标准有疑问,可咨询当地团组
投诉恐吓催收打哪个电话
非法催收你可以直接非法催收,你可以直接报警就可以了以非法催收,你可以直接报警就可以了
但之前工作的那个分公司工龄不计算在内,只赔偿现在服务公司的工龄,并要求赔偿。
可以。先尝试与公司协商,要求合并工龄并赔偿;若不成,收集证据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每一步骤都需准备充分证据,确保权益得到保
代购赚差价未成年父母退款
如果商家拒绝退款,未成年人的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与商家进行协商,明确说明退款的理由和依据;其次,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行政部门投诉;最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