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更新时间:2019-11-07 00: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这里规定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我们知道,超过诉讼时效的结果是丧失胜诉权,而不是诉权。因此,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可能会出现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结果;但诉权是基本的民事权利,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因此,即使超过诉讼时效,原告仍可以起诉;法院在立案时,只能按《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进行审查,只要符合该条款规定的条件,即应予受理,而不能对诉讼时效等问题进行实质审查。
更何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这就是说,即使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只要对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即不能向对方提醒诉讼时效问题,也不能在对方当事人没有就诉讼时效问题抗辩的情况下主要以原告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而不予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综上,超过诉讼时效,不影响诉权的行使,也并不必然丧失胜诉权。
因此,《继承法》中“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应修改为:“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如果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法院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间借贷诉讼时效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针对民间借贷的最新诉讼时效为三年。在此期间内,债权人可以选择通过协商和解、申请调解或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协商和解具有快速灵活的优势,调解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公正解决纠纷,而诉讼则具有法律强制力作为保障。债权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
希望以上【新解答内容】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民间借贷案件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针对民间借贷案件的诉讼时效问题,应当注意三年的时间限制。如果与借款人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您可以考虑起诉。在起诉过程中,务必充分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另外,您也可以考虑申请调解,这可能是一个更快解决纠纷的方式。一旦超过诉讼时效,虽然可以尝试申请延长保护期限,但最好还是及时行动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最新规定是什么
最新的民事诉讼时效规定是三年。在意识到权益受到损害后,应迅速收集证据并准备提起诉讼。如果证据不足,可以选择先与对方协商或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请务必保留相关证据,确保在诉讼时效期限内行使权利,以免丧失法律保护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