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9-11-09 13: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离婚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有哪些?修正的《婚姻法》中,首次提出了离婚损害赔偿这一概念,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在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离婚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有哪些?修正的《婚姻法》中,首次提出了离婚损害赔偿这一概念,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在一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这四种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作为对弱者的一种法律救助手段,这无疑是我国立法上的一项创举。但在婚姻法中却没有具体规定这项权利应如何行使,那么法律上对此有什么规定?
上述问题是现在离婚案件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很多人对此进行咨询。这也是当前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国立法界及司法界对此问题也相当重视,但此项权利应如何行使、有何限制,《婚姻法》中却并未提及。
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中特意就这一问题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具体要求是: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只能是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的主体;二、只能在被判决离婚时才能成立;三、不得在不起诉离婚的情况下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此项请求的提起除上述限制外,还有较为严格的时限。如系无过错方提起离婚诉讼,则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如在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为被告,则既可在诉讼中提出,也可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问题单独提起诉讼。无论无过错方是作为离婚诉讼的原告还是被告,如不依上述法律规定的时限行事,其请求都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于协议离婚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内容
关于协议离婚的流程如下:首先,双方需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离婚协议,明确处理事项如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及债务问题等;其次,共同前往一方户籍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接着,经历一个月的冷静期;最后,冷静期满后,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完成离婚登记。整个过程应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民法典关于遭受家庭暴力方离婚的规定
家庭暴力是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在处理家暴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报警并保存出警记录作为重要证据;其次,寻求妇联等组织的帮助,申请庇护以确保安全;最后,提交家暴证据提起离婚诉讼。在整过程中,务必保证自身安全,并及时采取法律手段。
关于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法律规定都有哪些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法律规定关注于根据父母收入确定抚养费的数额。对于拥有固定收入的父母,抚养费将按月总收入的20%-30%计算;而无固定收入的父母则可根据当年的总收入或行业平均收入作为参考。若父母需要抚养两个以上的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通常不会超过月总收入的50%。在决定抚养费数额时,应结合子女的需求、父母的负担能力以及当地的生活水平进行综合考虑。特殊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