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判决书能撤销吗

更新时间:2020-06-08 11: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房产限购等各项政策的出台,假离婚现象也是常有出现,假离婚就是夫妻双方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假意办理离婚手续,在目的达到后再办理复婚手续。那么,假离婚判决书能撤销吗?下面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假离婚判决书能撤销吗

  假离婚之后。如果一方反悔不再办理复婚手续,从而就婚姻关系、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发生纠纷的情况。

  有些夫妻之间可能是出于购房限制,单位福利等等原因的考虑,经双方协商后,一方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判决离婚,另一方应诉同意离婚。这时人民法院会作出准予离婚的民事判决书。如果没有人上诉,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发生效力,此时,双方的婚姻关系已经解除。人民法院做出的每一份判决书都有它的效力,如果是因为当事人一己私利,私下串通好,获取的法院判决书,后面又称是因为假离婚来主张撤销判决书,是将法律当儿戏,是会动摇司法公信力,给司法带来负面影响,造成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利用司法程序达到当事人的目的,后又要求法院撤销,是恶意利用司法程序。法院是不会撤销的。

假离婚判决书能撤销吗

  二、离婚的表现及如何取证

  假离婚的表现其实非常的明显,就是冲着利益去的,一般假离婚都是涉及到买房的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一般的目的就是离婚后享有购房资格,一旦房子购买成功后,两个人又去婚姻登记处复婚,这样的情况很明显的就是为了逃避国家房产管控,属于为利益而假离婚的案例。

  取证比较困难,因为夫妻之间因为感情不合离婚很正常,这是法律也无法干预的,但是在离婚后又因为清醒彼此之间还有感情然后复婚更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在说单纯的就是为了买房子而假离婚,这种取证是非常难的。

  、假离婚的法律风险

  假离婚的法律风险是很大的,因为假离婚的实质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在此过程中当事人很可能通过制作各种虚假协议或者对自己的财产进行虚假申报,不仅损害债权人、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更是对国家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一旦被查处,轻则赔偿损失,重则被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没有所谓的假离婚,法律上是真离婚,在夫妻双方看来是“假离婚”,但从法律上看,在夫妻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或者离婚裁判文书生效后,原夫妻双方不再是一个家庭,而是变为两个独立的家庭。只要在形式上符合新政的要求,就应享受房产新政关于购买首套房屋的优惠政策,从而达到了规避政策的目的。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假离婚判决书能撤销吗的相关内容,假离婚属于恶意利用司法程序,假离婚判决书出具之后,如果先要撤销法院是不会撤销的。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若有什么法律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230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生效的法院判决书能撤销吗
申请再审或者检察院抗诉可撤销,建议电话详细咨询。
判决书能更改吗
你好,可以直接咨询当地派出所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法院已做出判决,判决书能生效吗
可以向法院反映情况,进行修改
在拿到安置房之前,影响了分安置房
法律分析:安置房所引起的房产纠纷,是可以通过仲裁等手段进行解决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约定房屋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合同。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
父母双方离婚后,现在女方买房需要孩子的出生证明和户口本吗?
你好,关于户口事宜建议户籍管理部门,各地对户口政策有所差别
我的房子拆迁后,政府根据面积给了安置房,签订了安置单,多出部分交了钱,合法吗?
购买安置房有以下流程:1、要先签订房地产的买卖合同;2、签了买卖合同首付以后,再付三成的手续费;3、要去房地产的交易中心进行过户;4、双方当事人一定都要到场,签
找不到开发商了
购房合同开发商找不到,一般可以重新补签一份。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买受人应当订立书面商品房买卖合同。《民法典
你好!卖房款会被冻结吗
1、房子如果被冻结了,房子不能够在市场上自由交易、出让,而且也不能够办理过户或者贷款的问题。只有完成了冻结,解除了房子的状况,才能够和冻结前的房产权利一样。2、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