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分家析产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1-10-22 10: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析产问题十分的常见。尤其在农村,分家析产经常发生。有时候分家的时候要签订协议的,不过这个协议的签订也是要满足法律规定才是有效的,找法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分家析产的前提是存在家庭财产的共有。家庭财产是否存在共有关系,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有无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家庭共有财产的范围只应包括家庭共同经营的各项财产,以及共同经营收入中用于扩大家庭生产经营规模的财产,用于家庭集体消费的财产和作为家庭共同积累和储蓄的财产。除这些财产外,其他财产不构成家庭共同财产。二是家庭自身的结构。
一、分家析产在我国法律上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 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二、在分家析产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家析产时,要把家庭共有财产和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区分清楚。分家析产只能是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是不属于分割范畴的。
(二)、分家析产时,要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对家庭共有财产的分割,特别是对某些生产、劳动工具、设备等财产的分割,要尽可能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发挥家庭成员各自的专长。对于某些特定的不便分割的财产,也可以特别协议的方式作变通处理,以充分发挥该项的效用。分家析产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今后生活安排的问题,因此,应当通过订立分家析产协议书的形式进行,这样,就不至于有分家后因某项财产产权的归属不清发生纠纷。
家庭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应由家庭成员协商确定各自应得的份额。不能达成协议的,一般应按等分原则处理,并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实际需要等因素。以上就是关于分家析产的相关法律规定,有什么不了解的的欢迎进入找法网咨询相关方面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宅基地分家析产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 分家析产的时候有家庭关系的人共同拥有财产。家庭成员要处分动产或者不动产时,需要经过全体共有人同意,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析产通常发生在大家庭分家或夫妻离婚时。
2. 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共同的资产给所有共有人平分,因此对财产的分析也称为财产分析。注意析产的时候需要卖房的话尽量不要去损害房屋的价值。
3.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4. 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5. 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6.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分家析产纠纷如何起诉,法律怎样规定
分家析产纠纷的起诉流程是:
1.书写起诉状;
2.向管辖法院递交起诉状以及相关证据材料;
3.法院受理后,及时缴纳诉讼费;
4.法院调查;
5.开庭审理;
6.法庭调解;
7.宣判。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分家析产的法律规定是怎样
分家析产的法律规定是有家庭关系的人对财产为共同共有,家庭成员要处分动产或不动产时,需要全体共有人的同意,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析产是指财产共有人对通过协议的方式,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共同财产予以分割,而分属各共有人所有。
<br/>
法律依据:<br/>
《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九条 <br/>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br/>
第三百条 <br/>
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br/>
第三百零一条 <br/>
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br/>
第三百零八条 <br/>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