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

更新时间:2019-11-22 02: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熞韵录虺啤痘橐龇ā罚牐?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法第46条规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熞韵录虺啤痘橐龇ā罚牐?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由此可见,修改后的《婚姻法》填补了我国的一项立法空白,把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第一次从立法上确立起来。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正式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熞唬牎分卸岳牖樗鸷ε獬ノ侍庾髁私?一步阐释,进一步明确了损害赔偿的含义,赔偿义务主体,提出赔偿的方式等问题。

  一、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提出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是指由于配偶一方的过错,实施了重婚、同居、遗弃、虐待等法律所明确规定的行为,而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因离婚而遭受的损失要求过错方赔偿。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146条规定:“未经合意不得成立婚姻。”现行《法国民法典》第266条仍规定:“如离婚的过错全在夫或妻一方,则该方得被判赔偿损害,以补偿他方因解除婚姻而遭受的物质或精神损失。”《日本民法典》第709条规定:“不论侵害他人身体、自由、名誉或财产权,依前条规定应负损害赔偿责任者,对于财产之外之损害应负赔偿责任。”可见,在一些国家,婚姻立法是以契约为理论依据,婚姻被认为是民事上的要式契约,婚姻是契约的缔结和解除,都适用关于一般契约的规定。既然是契约关系,一方造成他方损害,理应依契约法的规定追究其损害赔偿责任。现代婚姻固然应当强调爱情基础,但不能因此而否定现实婚姻是有契约性和法定性特征。其契约性特征表现在婚姻关系的建立是当事人双方意思一致的结果,当事人双方应当遵循平等、自愿、诚实、守信等私法和契约原则。其法定性特征表现在当事人双方在婚姻生活中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当事人必然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当事人如果采取欺骗、胁迫等手段,将导致婚姻无效或被撤销,或者因过错导致离婚。

  在我国婚姻法理论上普遍认为,婚姻法是独立于调整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民法的法律部门,民法中的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不能适用于婚姻关系。我国新《婚姻法》规定离婚对无过错方可请求损害赔偿的几种侵害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侵害无过错方合法权益的行为,离婚损害赔偿是承担侵权责任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说,重婚、非法同居行为主要是侵害了无过错方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违反夫妻互相忠实,互守贞操的义务。虐待、遗弃、家庭暴力行为主要侵害了无过错方的人身权、人格权。离婚损害赔偿是一种因违法行为和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当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离婚率不断上升,设置离婚过错赔偿制度使婚姻中的无过错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维护,过错方担承相应责任,体现了公平正义。

  二、 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责任构成要件

  我国新《婚姻法》第46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但对其构成要件未作出规定。在认定离婚损害赔偿时,应具备以下四个责任构成要件:??1?犓鸷κ率担唬?2?犖シㄐ形?;??3?犓鸷κ率涤胛シㄐ形?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4?犘形?人有过错。

  (一)损害事实。无过错一方有损害事实作为确定责任的基本因素,是侵权责任构成的前提。损害事实是指无过错一方的人格和身份利益以及财产等由于过错一方的原因受到损害,导致离婚的这一法定后果。

  (二)违法行为。我国新《婚姻法》第46条只规定了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这几种违法行为。我国实施一夫一妻制,反对重婚。所谓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有配偶的人,未办理离婚手续又与他人登记结婚,即是重婚;虽未登记结婚但事实上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生活的,也构成重婚。对于重婚的,不仅要解除其重婚关系,还应追究其?熛伦?16页?牐ㄉ辖?13页)刑事责任。社会上出现的“包二奶?熞???”、“养金丝鸟”即是非法同居。而一般的通奸、婚外异性发生性关系则被排除在外,属于道德范畴。

  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和人身伤害案件增多,一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另一方,另一方要求离婚的,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三)损害事实与违法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归责的前提和基础,损害事实与违法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确定责任的直接依据,即由于过错方的违法行为直接导致离婚的结果。

  (四)行为人有过错。离婚损害赔偿中的过错不仅是一种主观上的过错,而且是一种客观的行为过错。行为人实施了法律列举的行为,就应认定其有过错。过错这一要件在离婚损害赔偿责任构成中是比较明显而易判断的。行为人实施行为,其主观上是存在着明显的故意,而无过失。

  三、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

  离婚时的过错赔偿涉及对多种损害的赔偿。根据司法解释,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因一方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主要涉及对精神损害的赔偿。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会涉及人身伤害,还可能发生财产损害,受害人都可以请求赔偿。同时,提出离婚过错赔偿制度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是无过错方;如果无过错方在离婚一年后才向配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则将不能得到法院支持,其丧失了赔偿请求权。

  从世界范围来看,精神损害赔偿是在20世纪欧美国家逐渐重视对人格权的保护背景下产生的,在最近几年里发展迅速。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始于1986年的《民法通则》。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新《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使精神损害赔偿趋于完善。台湾著名学者王泽鉴说:“与有配偶者通奸而造成损害者,实属不多,纵或有之,赔偿数额亦是微小,故若不使受害人请求相当之慰抚金,则加害人几乎不负任何赔偿责任,实不足保护被害人”。可见,在离婚案件中,无过错方基于离婚这一事实可请求慰抚金。而根据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对于当事人基于《婚姻法》第46条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以及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亦不予受理。[page]

  四、现实意义

  我国新《婚姻法》设立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加大了对破坏婚姻家庭行为的制裁力度,不但符合公平原则而且维护了无过错者合法权益。

  (一)填 补了无过错方的损害。损害赔偿作为侵权行为的救济手段,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填补无过错方的损害,即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使无过错方从经济上行到救济,从精神上行到慰藉。

  (二)有利于保护离婚的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因夫妻一方与他人有婚外情,重婚、非法同居而导致婚姻破裂的有增无减,原有的婚姻法对此无法律上的约束机制,使离婚的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尽管在婚姻关系中的夫妻双方有着特定的密切关系,但在法律上都具有独立的人格,而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三)起到制裁、预防违法行为的作用。责令对方承担赔偿责任,本身就是对违法者的一种制裁,侵犯他人权益应付出代价。对于其他有可能发生这种行为的人而言,具有警示作用。

  (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婚姻观不断的变化,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道德来调控是有限的,因而有必要通过法律手段予以制裁。由于这种制度具有制裁性和抚慰性,能对过错方起到经济制裁的作用,对无过错方起到慰藉作用,对于发扬社会主义道德、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意义重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153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损害赔偿
索赔无法律依据,协商不成可诉讼分割共有资产。
离婚损害赔偿,
不能提出赔偿,除非存在骗婚。
离婚损害赔偿家庭暴力最高损害赔偿多少
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因身体受到伤害,受害人请求赔偿的,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第129条的规定,由致害人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经济损失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父母拒绝赔偿,我要起诉他怎么起诉
您好,发生车祸想要起诉维权,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最好的话就是聘请律师代理诉讼。
我在网上被骗了80元,报警有用吗?
您好,建议及时报警,网络诈骗的手法多种多样,凡是涉及到金钱需要谨慎处理。
我在网上被骗了800,能追回来吗?
遇到网络诈骗问题,由于对方的行为涉嫌诈骗罪,建议到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举报诈骗行为或者拨打110及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在报案之后,公安部门会收集网上的信息,然后锁
请教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去世土葬:,遗属没有工作年龄大了,能领到政府的补助吗
具体操作上,遗属应首先了解当地关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遗属补助的政策和规定。然后,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如遗属身份证明、与逝者关系证明、逝者死亡证明等。接下来,向当地民
我和老公是二婚,共有二个子女。
法院在判定抚养权时,除了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还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孩子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性别;孩子的生活环境和习惯;父母的工作情况和照顾孩子的时间;孩子的意愿(
你好
你好,你有什么事需要解答
请问一下,我是脑溢血后遗症,但是我有单位,请问在哪申请住房
从法律角度讲,脑溢血后遗症患者申请住房的常见方式包括:1)向所在单位了解并申请内部住房福利政策;2)向当地住房保障部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3)了解并申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