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二婚婚假规定

更新时间:2021-10-15 09: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高升,二婚也成为了时尚的话题。在《劳动合同法》中,头婚也就是第一次结婚是要享受婚假待遇的,那么二婚是否也能享受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2022年最新二婚婚假规定,了解二婚婚假的相关知识。

  一、二婚婚假规定

  二婚婚假,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工享受三天的婚假。对于再婚者的婚假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有明确答复,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国家有关职工婚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二、2022年二婚婚假规定如下:

  (一)享受二婚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二)婚假天数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正常情况下,婚假最长三天,晚婚的具体婚假时间现在一般依据的是各省或者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己规定的,全国各地的规定并不一致。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关于生育津贴的最新政策
生育津贴政策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操作需结合当地政策。一般来说,需确保社保缴纳符合规定,产假时长满足要求。若津贴发放异常,可先与单位人事部门沟通,了解具体情况。若问题仍未解决,可向当地社保局咨询或投诉。在处理过程中,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护自身权益。
河北省承德市,生育保险最新政策
生育保险是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18个月内可报销,具体以当地社保中心的政策为准。报销条件包括生育保险连续缴纳满12个月,报销时参保者需处于缴费状态,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等。 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当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时,其职工可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而未就业的职工配偶也可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生育津贴政策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生育津贴是按当年当月发放的情况如下: 1、生育津贴是按当月发放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基数; 2、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0天; 3、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 什么是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指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享受生育津贴的情形: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四条 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建立生育保险基金。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计划内生育人数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等项费用确定,并可根据费用支出情况适时调整,但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列入企业管理费用。
律师解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