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前的财产分割协议是否有效

更新时间:2015-03-11 10: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情】1997年10月,余某和刘某经人介绍相识,并于1998年10月1日按农村习俗举行了婚礼,随后便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2000年6月11日,余某和刘某在奉新县民政局补办了结婚登记手续。婚前,原、被告感情一...

  【案情】

  1997年10月,余某和刘某经人介绍相识,并于1998年10月1日按农村习俗举行了婚礼,随后便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2000年6月11日,余某和刘某在奉新县民政局补办了结婚登记手续。婚前,原、被告感情一般。婚后自长子出生后,双方便经常为家庭琐事吵架,甚至打架。2009年,余某欲与刘某协议离婚并就财产分割签订了协议,但在亲友的劝说下,余某放弃了离婚的念头。此后余某和刘某的夫妻感情并无好转,特别是2010年上半年,双方争吵更加激烈。2010年7月,余某诉至法院刘某要求与刘某离婚。

  【分歧】

  对诉讼离婚前的财产分割协议效力,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余某与刘某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的离婚协议中涉及财产问题的协议对于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二种意见认为:离婚协议的目的是协议离婚,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协议可视为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实际情况是余某与刘某未协议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缺乏前提基础而不再具有约束力。

  【评析】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对离婚后子女抚养及财产分割等达成协议,而依一定行政程序,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并办理离婚手续。由于离婚协议既涉及夫妻身份关系的解除,又涉及有关财产分割、子女直接抚养人及抚养费承担、探视权等,除夫妻双方同意离婚的合意之外,还必须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登记或由法院以民事调解书的形式赋予其效力。否则,即使当事人具有离婚的合意,也不发生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余某与刘某在诉讼前所达成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约定,是以双方协议离婚为前提,一方或者双方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可能在财产分割等方面作出有条件地让步。《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因此,如果夫妻双方在诉讼离婚前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是对双方在离婚之后财产的处理,那么在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之前,该协议将不能生效,对双方不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自然而然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约定,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处理离婚案件的直接依据。但是,该协议在处理离婚案件时可将之作为财产处理的参考。

  人民法院不按离婚新协议而依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分割财产不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值得注意地是,如果离婚协议中对财产进行了平均分割,最后人民法院也可照此进行了判决。这种情形并不表明协议对于离婚的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恰恰能说明一般情况下诉讼离婚处理夫妻财产时应依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分割财产。综上,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人民法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离婚协议前分割共同财产有效吗?
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是有效的。操作过程包括双方自愿协商并达成一致,签订协议后按约定分割财产。若一方反悔或未离婚,协议可能未生效,此时可以通过诉讼解决争议。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签署后是否仍可撤销
签署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后若想撤销,处理过程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对方隐瞒财产或存在欺诈、胁迫等行为,应收集证据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重新分割财产并撤销原协议。双方也可选择自愿协商撤销约定,但应确保操作合法合规,并签订书面协议办理相关手续。在操作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怎么写才有效
离婚协议书要明确财产分割。操作包括:1. 列出所有共同财产;2. 双方协商确定分配方式;3. 写入协议书并签字。若存在争议,可寻求律师协助或调解。确保协议内容详尽、合法,以避免未来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