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共同生活所负的夫妻债务证据很重要

更新时间:2016-08-11 11: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案例还原刘先生与单女士系夫妻关系。2010年3月6日,刘先生向唐先生出具借款书,从唐先生处借取人民币现金75000元整,用于经营生意,借款日期1年零6个月。唐先生以银行汇款方式将借款支付给刘先生。之后刘先生与单女士办理了离婚登记

  后唐先生向法院起诉,要求刘先生与单女士共同偿还借款并承担案件诉讼费用。单女士以对刘先生对外借款不知晓,以及与刘先生离婚、刘先生借款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为由,不同意唐先生的诉讼请求。

  律师观点一、依法成立的借贷关系,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第二百零六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本案中,唐先生与刘先生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未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属有效。刘先生未按其承诺的期限返还借款,系违约行为,应当返还借款。

  二、离婚后,夫妻一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能证明非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仍应承担连带责任《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借款时刘先生与单女士系夫妻关系,刘先生、单女士至今未向唐先生返还借款,该笔债务应为夫妻共同债务,单女士负有共同返还借款的义务,故唐先生要求刘先生、单女士给付欠款75000元的诉讼请求,应得到支持。单女士主张刘先生的借款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因其未提交证据佐证,对单女士的主张法院未予采信。

  因此,唐先生要求刘先生、单女士共同偿还借款的请求应依法得到支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778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由于一方过错造成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吗
楼主的说法太模糊了,如果是你丈夫给别人造成人身损害而形成的债务,当然由其自己承担了。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
实践中此类证据很难主张,搜集证人等证据方式吧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举证非夫妻共同债务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 根据你的陈述,很困难,你可以尽力证明这笔钱用于你丈夫赌博花销,且债权人知道该费用用于赌博,如果有这样的证据,那么对你就有利。若还有
离婚前的代款离婚后需要夫妻共同偿还吗
离婚前贷款需共同偿还。具体操作:1. 协商确定偿还方式,如分期、一次性等。2. 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提供相关证据。3. 法院将根据双方财产及债务情况做出判
我和我前夫离婚了,因为孩子需要,我猜外面可以有债务问题。目前的情况住在一起我会不会有什么法律风险?
针对您前夫赌博和可能的债务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分居、寻求法律援助或报警。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先尝试与前夫沟通分居,若无效则考虑法律途径保
离异后判给男方。银行还会起诉女方吗?
到底判给谁?你的描述存在问题
离婚后,他会起诉我吗?
你好,你可以起诉他,要求他返还
谁还了女人出轨夫妻欠的钱?
一方出轨时,夫涉及到的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应当共同偿还,即先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男方在女方不知道的情况下,欠诸多债务,女方要采取离婚,如何保障女方利益最大化
法律分析:一方不知情的债务,但经过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或者一方所欠债务是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
分手了前男友转账要还吗
属于赠予,不用返还,除非明确属于彩礼性质
请问一下,我处对象,他给我买的礼物花的钱。分手了他要我偿还。
如果恋爱期间对方给你买礼物花的钱是借的,那么这属于恋爱期间的借贷行为。分手后,如果对方要求你偿还,你应当按照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进行偿还。如果有明确的借条或者转账记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