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债务引起的虚假诉讼

更新时间:2015-09-22 15:4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

  伪造亲属间借贷,将婚前或婚内赠与关系转为借贷关系

  司法实践中,夫妻为购置房产、汽车等向亲属尤其是父母借款的,容易与父母出资购房的赠与行为产生混同。在我国的熟人社会习俗下,亲属间尤其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借贷抑或赠与均不注重明确约定、固定证据。有的情况中,夫妻感情破裂时,由一方补写借条,将婚前或婚内接受的赠与虚构成为夫妻共同债务,又佐以亲属方出资购房购车时直接付款或向夫(妻)一方交付钱款的资金流向凭证,真实性亦较难推翻。

  因解除婚姻关系而伪造夫妻共同债务

  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逐年攀升,离婚诉讼中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况,以及离婚诉讼期间债权人另案以民间借贷纠纷提起诉讼的情况大量增加。此类案件中,有因担心债务人结束婚姻关系使债务得不到完全清偿而主张自己合法权利的债权人;也有利用与“债权人”之间原有的经济关系所形成的资金往来证据,进而由夫(妻)一方出具借条,伪造虚假的借贷关系,构成夫妻共同债务,以达到在与配偶方的离婚诉讼中多得财产的目的。由于经济交往的频繁,夫(妻)一方往往因经营、投资与第三人资金往来频密,借此便利伪造债务虽有与第三人发生纠纷的风险,但形成的证据较为充分,推翻借贷关系真实性的难度较大。

  为逃避夫妻共同债务而假离婚

  婚姻当事人利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时债权人不参与、不知情的机会,企图钻法律空子,恶意串通逃避债务清偿责任。如双方约定将夫妻共同财产全部归属一方,而夫妻共同债务则由另一方全部承担,当债务到期,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债务人没有履行能力,致使债权无法实现。但无论是夫妻之间达成的财产分配与债务承担协议,还是法院作出的离婚判决,均只是相对夫妻双方而言的,所确定的权利义务也只在夫妻双方之间发生效力,不能约束婚姻关系外的第三人,当夫妻一方无力偿还或者未如期偿还夫妻共同债务时,债权人仍有权向另一方追偿该债务。逃避夫妻共同债务的目的虽难以实现,但仍造成了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成本增加、法院诉讼资源的浪费,而债务人婚姻关系的不稳定易引发更多的纠纷。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583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诉讼 夫妻共同债务
理应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非法经营造成亏损引起的债务是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配偶另一方并不知情,或事先知道但已表示反对的,则此债务应作为非法经营一方的个人债务。 反之,视为夫妻共同债务。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
实践中此类证据很难主张,搜集证人等证据方式吧
法院拍卖房子,妻子能分成一半吗?
需要根据具体的案情来确定
你好,婚前女方的车贷借款,婚后男方帮忙还款,离婚后需要归还吗
您好,可以协助处理的,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你好。你好,离婚后欠的债都归男方,但对方没还,银行现在催缴了,怎么办,
离婚后共同债务需共同偿还。如男方未还,可:1.与男方协商,制定还款计划;2.协商不成,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男方承担债务;3.如判决后男方仍不还,可申请强制执
老师你好我有一个问题我25万块钱都在不知道情况下他借给别人了我要是离婚我能叫我对象都给我
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他人,债权算是夫妻共同财产,可以依法分割该债权。正常一人一半。
男方陈某婚前借钱与女方段某举办婚礼,那么此笔借款是男女双方的
是共同负债。如双方共同财产足够偿还,则直接清偿;如不足,需协商清偿方式,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如有约定个人承担,则按约定执行。
如果判决书中没有认定是夫妻共同债务,能拍卖另一半的房子吗
可以协商或诉讼处理。一般先协商清偿,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是否拍卖房产。选择时需考虑债务性质、房产价值等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夫妻个人债务主要涵盖了哪些方面
夫妻个人债务的划分:1、夫妻一方婚前所负的债务;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用于个人且收入也未用于共同生活的;4、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