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关查获4亿元走私棉花

更新时间:2014-11-02 13: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近日,广州海关成功破获一起伪报品名走私原棉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查获走私进口原棉1000余柜,共计2.4万余吨,案值约4.1亿元。据悉,这也是海关近年来在一般贸易渠道查获的全国最大宗走私原棉案件。...

  近日,广州海关成功破获一起伪报品名走私原棉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查获走私进口原棉1000余柜,共计2.4万余吨,案值约4.1亿元。据悉,这也是海关近年来在一般贸易渠道查获的全国最大宗走私原棉案件。

  原来,杂质少的“废棉”和质量一般的“原棉”凭触摸和肉眼很难区分,于是走私者就将原棉伪报成价格和税率更低的废棉,大肆走私进口。不过这一次,他们栽了。

  日前,广州海关破获一起走私原棉大案,在6月底的大规模缉私行动后,经过近4个月的扩线侦查,19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这单走私大案之所以引起了海关的注意,首先还是因为两个职业走私人被办案人员盯上了。

  3份单据牵出棉花走私“案中案”

  在忙碌繁杂的外经贸领域,潜伏着一些人,他们时刻盯着各种境内外高价差的商品,专门干着走私违法的勾当,以牟取非法暴利。他们被海关缉私人员戏称为“职业走私人”。唐某和佘某就是两个典型的“职业走私人”,不过,他们两个已经在之前一次走私木材的“生意”中“翻船”,被广州海关的缉私警察成功抓获。并且,他们也成了新的线索来源。

  职业走私人以走私为生,绝对不会只做一种商品的生意。于是,办案人员着手对查扣的案件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果然发现唐、佘二人曾以23家国内废棉定点加工厂及进口代理商的名义,在广州口岸申报进口过大量废棉,这看来并不寻常。

  棉花作为重要的农资产品,历来是高风险的走私商品。废棉和原棉在形态、颜色、手感有很大的相似度,杂质少的废棉和原棉仅凭手摸眼观根本难以区分。大量申报进口废棉的背后是否是这些“职业走私人”在玩变“废”为“宝”的戏法?

  经过几个昼夜的艰苦工作,办案人员终于在上万份单据中,发现了3份并不起眼却与众不同的订货单据,单据上的交易货物并非“废棉”,而是“原棉”。一个原棉走私大案露出了其中冰山一角。

  棉花走私团伙被一网打尽

  围绕唐、佘二人涉嫌走私原棉的线索,广州海关缉私局迅速组成“409”专案组,展开线索摸查工作。然而,唐某代理的进口废棉贸易报关资料与真实货主完全无关联;棉花进境后很快便进入了市场流通环节,很难查证。缉私办案工作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办案人员果断转变策略,充分调查与原棉贸易相关的外围情况,终于在资金往来中发现端倪,唐某收取的通关费用是正常代理进口废棉费用的2~3倍,而其代理申报进口的“废棉”又多达1000多柜,明显不符合市场运作规律。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一个涵盖境外采购、香港洗单、包税揽货、伪报通关的专业走私进口原棉的犯罪团伙终于浮出水面。

  经查,2012年年中,唐某纠集佘某、赖某、李某等人从事代理进口业务,期间,伺机搜寻猎物的唐某看到国内市场的进口原棉价格居高不下的信息,于是找到从事棉花产品贸易的深圳某杰公司的黄某、王某等人,密谋将原棉走私入境,牟取暴利。

  6月30日凌晨,随着广州海关缉私局行动总指挥一声令下,16个作战小组58名缉私警察分别在上海、广州、深圳、佛山四地同时行动,一举抓获包括主犯在内的8名犯罪嫌疑人,查扣了重要的贸易原始成交资料一批。

  经过近4个月的扩线侦查,目前包税揽货、伪报通关、买卖批文和实际收发货等各走私环节的19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

  根据查获的证据证实,唐某团伙自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以伪报品名的方式走私进口原棉1000余柜,共计2.4万余吨,案值约4.1亿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走私货物走私
您好,您的描述不全面。建议您联系专门从事刑事辩护的黄云龙律师为您处理。
在香港被海关查获一条烟怎么办
如果只是带了一条香烟 并没有夹带其他违禁物品的话 一般都是没收以及罚款就了事
香港进口货物被海关当走私查扣如何处理?
不知货物是否属于限制或禁止进口,还有报关手续是否齐全?如果手续齐全也不属于限制或禁止进口的货物,可以和海关了解情况,协调处理。否则,可能涉嫌走私罪。公司的话,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责任人员要承担刑事责任。
律师解答动态
根据合同法,您可协商解除或支付违约金提前终止合同。建议尽快与出租方沟通。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44分钟前
关于您提到的KTV涉黄问题,我理解您可能是想了解相关法律风险或处理方式。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类场所如果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1小时前
你好,这边是可以处理纠纷的啊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1小时前
你好,这边是有何诉求的啊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您好,您遇到的情况确实比较棘手。从法律角度分析,中介冒充房东的行为已经涉嫌欺诈,而合同约定与实际口头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小时前
您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主要涉及两个法律问题:社保缴纳和承揽合同欠款。我为您分析如下:关于社保问题:
你好,这是可以协商来解决的,也可以法院起诉对方,有没有相关证据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