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从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行政赔偿;二是司法赔偿。司法赔偿又包含了刑事赔偿和民事、行政司法赔偿。在发生司法赔偿的情况下,赔偿请求人应该如何申请司法赔偿呢?
赔偿请求人申请司法赔偿的程序可以简单概括成以下几点:
(1)赔偿请求人需要确定国家赔偿义务机关,确定国家赔偿义务机关的违法行为与自身遭受的损失有直接的联系。
国家赔偿义务机关的违法行为得到确认是司法赔偿的前提,确认可以是由侵权机关主动地或依申请作出,也可以是其他有权机关作出。
(2)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
作出错误决定或违法侵权行为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请求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赔偿或不赔偿的决定。
(3)如果赔偿请求人对国家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为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决定。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的,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其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4)向复议机关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决定具有终局效力。
找法小编有话说:申请国家赔偿首先要确定的是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并且在发现由于国家机关或者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对自己造成损失的时候,保留证据。这是日后申请赔偿成功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