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项需要办理公证?
更新时间:2019-04-28 19: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由于公证的作用在于预防纠纷,减少诉讼,而且公证证明又具有法定证据、强制执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等三方面的效力,因此,只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需要,则所有的法律
由于公证的作用在于预防纠纷,减少诉讼,而且公证证明又具有法定证据、
强制执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等三方面的效力,因此,只要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需要,则所有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法律文书都可以申请办理公证。当然,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和一般做法,下列法律事务是必须办理公证的: 1、公民
出国留学、定居、探亲、工作等所需要的有关出生、学历、经历、婚姻状况、国籍、是否受过刑事处分、亲属关系等需要按照有关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办理公证; 2、我国公民到其它国家或地区继承财产、接受赠与、索取赔偿等所需要的有关文件和材料或行为须按照有关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办理公证; 3、我国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进行贸易、
注册商标、申请专利、输出劳务、投标以及参加诉讼或仲裁活动、索赔等所需要的有关文件、材料或行为须按照有关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办理公证; 4、我国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办理公证的法律行为或事务。这些法律行为或事务主要包括:涉外收养、贷款抵押、招标投标、拍卖、商品房的对外销售和租赁、
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补偿、安置协议等; 5、按照在实践当中形成的惯例,某些法律行为一般需要办理公证。如继承、赠与、委托、提存、诉讼之前的证据保全等; 6、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避免纠纷出发,某些重大的或易引起纠纷的协议或事务应该办理公证。如各种财产或产权
转让协议、各种合作、联建协议、财产分割协议、各种声明、承诺等;为了使某些重大的行为更加规范、合法,采取公证的形式一般是政府或当事人应该提倡或选择的,如股份公司创立大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办理收养公证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办理收养公证需注意:1.材料需真实、合法、充分;2.向住所地等公证机构申请;3.确认申请人资格;4.注意其他细节。遵循这些步骤,可以确保收养公证的顺利办理,保障双方权益。
办理房产公证需要准备哪些?
办理房产公证所需材料如下:
1. 申请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及其复印件;
2. 被继承财产的产权证明;
3. 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
4. 被继承人的婚姻、父母、子女及相关亲属关系证明;
5. 公证人认为应提交的其他证明和材料。
在房地产赠与公证中,一般所需材料如下:
1. 赠与人和受赠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和赠与人的婚姻状况证明;
2. 赠与财产为共同财产的,共有人作为共同赠与人亲自向公证处申请,或者签署同意赠与的声明;
3. 赠与财产的产权证明;
4. 赠与协议;
5. 赠与合同中,赠与人与受赠人亲属关系的表述,应当提供相应的亲属关系证明;
6. 公证员认为应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
离婚后财产公证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夫妻财产公证的注意事项:
1. 防止当事人借约定来逃避债务。夫妻一旦发生对外重大债务,就可能会想方设法逃避债务,而当事人也可能会选择夫妻财产约定来实现其逃避债务的目的。
2. 在约定的对外效力上,公证人员有告知的义务。这意味着公证人员在处理夫妻财产公证时,需要向当事人明确说明约定的对外效力,并确保他们了解这一规定的含义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