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处办理公证的程序
更新时间:2019-04-29 13: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1、证明合同(契约)、委托、遗嘱;2、证明继承权;3、证明财产赠与、分割;4、证明收养关系;5、证明亲属关系;6、证明身份、学历、经历;7、证明出生、婚姻状况、生存、死
公证处是国家公证机关。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
办理公证程序
一、申请与受理
1、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当向公证处提出,并填写公证申请表。
公证申请表应证明下列内容:
1)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等;申请人为法人的,应填明法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等;
2)申请公证的事项及公证书的用途;
3)提交材料的名称、份数及有关证人的姓名、住址;
4)申请的时间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申请人应在申请表上签名或盖章。申请人填写申请表确有困难的,可由公证人员代为填写。
2、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身份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2)代理人代为申请的,须提交授权委托书或其它有代理权资格(法定代理、指定代理)的证明;
3)需公证的文书,如合同、遗嘱、毕业证等;
4)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
5)与公证事项有关的其它证明材料。
二、审查
1、公证审查,是公证处在受理当事人的公证申请后,出具公证以前,对当事人申请办理的公证事项及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的调查核实工作。
公证人员有收集证据的权利和义务,应当通过询问证人,调取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现场勘验、进行鉴定等方式、认真收集证据。当事人对申请公证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向公证处如实陈述与公证事项有关的事实,并提供相应的材料。
2、公证处应重点审查:
1)当事人的人数、身份、资格和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和相应的权利;
3)需公证的行为、事实或文书的内容是否真实、合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公证处办理公证业务的流程
公证处公证需经申请、受理、审查、出证四步。申请时需提供真实材料,受理后开始审查,核实材料真实性后出具公证书。若材料不足,需及时补充,以确保公证的法律效力。
你好请问,如何办理遗产继承公证?
办理遗产继承公证所需手续如下:
1. 当事人先准备好继承人的身份证件、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注销户口证明、遗产的所有权证明及财产清单等材料到公证处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办理公证。
2. 依法审查申请。
3. 符合条件的,在十五日内发给公证书。
公证机构办理公证时,应审查以下事项:
1. 当事人的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以及相应的权利;
2. 提供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备,含义是否清晰,签名、印鉴是否齐全;
3. 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
4. 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
继承人怎么办理遗产继承公证
进行遗产继承公证具有以下法律作用:
1. 避免遗产继承纠纷:通过公证程序,可以明确继承人的权益和继承份额,减少因继承而产生的争议和纠纷。
2. 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公证机构对遗产继承进行审查,确保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防止他人非法侵占或损害继承人的利益。
在进行遗产继承公证时,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
1. 继承人的身份证件:用于确认继承人的身份和资格。
2. 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证明被继承人已经去世。
3. 注销户口证明:证明被继承人的户籍已被注销。
4. 遗产的所有权证明:证明遗产的归属和所有权。
5. 财产清单:详细列出遗产的种类、数量和价值等信息。
准备好上述材料后,需按照公证处工作人员的提示进行办理。公证机构在办理公证时,会针对不同公证事项的规则,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
1. 审查当事人的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以及相应的权利。
2. 审查提供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备,含义是否清晰,签名、印鉴是否齐全。
3. 审查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
4. 审查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