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法律效力

更新时间:2017-08-17 11: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很多夫妻会在婚后就各自的财产进行约定,之后签订一份书面的夫妻财产协议。但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面,这样的协议是要办理公证的,不然可能会影响效力。那么到底夫妻财产协议是否要公证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一、夫妻财产协议是否要公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夫妻财产约定应当以书面的形式,没有采用书面形式的,认定为没有约定。书面形式,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包括协议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这里需要注意有没有必要公证的问题,这次修改后的《婚姻法》没有作出规定,表明夫妻双方对约定可以进行公证,也可以不进行公证。如果进行了公证,变更时也应进行公证。夫妻双方没有公证的财产约定,只要不违反有关法律的强制性的规定,就应为有效约定。

  二、夫妻财产协议公证的效力

  虽然夫妻财产协议不是必须办理公证,但对夫妻财产约定协议进行公证,不仅可以更明确地划分夫妻财产和债务,还可以对外产生较强的法律效力。公证分两种:一种是对婚前财产协议做公证,另一种是对婚后财产协议做公证,两种都既可以在婚前办理,也可在婚后办理。办理公证时,需提交财产约定协议,协议中应写明以下事项:当事人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现有财产及债务名称、数量、种类、价值、状况等;现有财产及债务归属(今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及债务的归属);另有其他约定,如共同债务清偿等。携带的有关证明材料有房产证、已婚夫妻结婚证等。

  公证书的效力并不是绝对的,就是说,不是任何公证书一经出具就必然有以上效力。

  我国《民事诉讼法》有这样的规定:“经过法律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项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但是,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是:“夫妻双方对财产归谁所有,以书面形式约定的,或以口头形式约定,双方无争议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但规避法律的无效。”这两条规定说明,如果夫妻双方是为了逃避本应承担的债务、抚养和赡养等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做出约定,约定无效,即使这个约定经过公证也不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婚前财产公证可以办理吗
婚前财产公证一个人可以不办理,需要双方到场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就是未婚夫妻或已婚夫妻对婚前的财产归属进行约定并对这个约定办理公证,由公证处对双方的签约行为和协议内容是否真实合法进行审查,确保夫妻双方今后发生纠纷时,可以有效保护各自的合法权益
请问下婚前财产怎么公证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分得方应依公平原则,按离婚时的实际价值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这种情况我建议最好不要当法人代表。
褚书晓律师
褚书晓律师
12分钟前
你好你咨询的是涉嫌刑事犯罪的
高太领律师
高太领律师
25分钟前
根据你的描述,应该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集资诈骗,建议你报案
高太领律师
高太领律师
25分钟前
付费后会有专人律师跟你解答
高太领律师
高太领律师
26分钟前
可以审核的,你把离婚书放到网上,我可以帮你看一下
王会超律师
王会超律师
28分钟前
只有还款或与执行人达成新的还款协议才行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29分钟前
与第三方签合同被辞退,若属劳务派遣,违法解除通常由派遣单位担责,用工单位有过错可能共担;若为劳务外包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