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产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9-04-01 10: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产品质量合格,是指产品的质量指标符合有关的标准和要求。按照产品质量法规定,作为合格产品,至少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强制性
产品质量“合格”,是指产品的质量指标符合有关的标准和要求。按照
产品质量法规定,作为合格产品,至少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2.符合生产者自行制定的产品质量
企业标准或技术要求,但该企业标准或技术要求不得与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抵触,并应保证产品具备应当具有的使用性能;对在产品
买卖合同中约定了
产品质量标准的,或者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了所采用的产品标准的,或者生产者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了产品的质量状况的,应当符合相关的标准或质量状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不合格产品是否等同伪劣产品
销售不合格产品罪立案标准: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一、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鉴定,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2、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3、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4、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表现为四种情况:
1、在产品中掺杂、掺假,
2、以假充真,
3、以次充好,
4、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销售劣质产品和销售不合格产品
销售劣质产品的立案标准如下:
1、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不合格产品等于伪劣产品
销售不合格产品罪立案标准: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一、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鉴定,生产、销售的假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2、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3、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4、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表现为四种情况:
1、在产品中掺杂、掺假,
2、以假充真,
3、以次充好,
4、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