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未成年人监护权的变更
更新时间:2019-03-06 21: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未成年人监护权的变更却是未成年人在自己自然出生至长至成年这一阶段基于特定的情况而使其监护人发生变化。监护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一种与特定人身相联系而又不具有财产内
未成年人监护权的变更却是未成年人在自己自然出生至长至成年这一阶段基于特定的情况而使其监护人发生变化。
监护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一种与特定人身相联系而又不具有财产内容的一项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监护。人身监护权是保护和管教未成年人的权利,如住所决定权,惩戒权,身份行为和民事行为的代理 权,同意权等。财产监护权则是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而保护管理未成年财产的权利,如处分使用,收益权等。
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主体可以是父母,当然也可是父母以外的人,如住所地的村民委员会或是父母所在单位。未成年监护权的变更的前提有三种情况:一是现有的监护人丧失了监护能力。例如,无生活来源,失去劳动能力,智力有 障碍。二是监护人不履行监护权,即监护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监护的职责,如有经济能力 ,但不支付,对未成年人生活,学习,成长不管不问。三是由于失去监 护人。有的未成年人由于发生了不可预料的事情,从而失去了监护人等。这种情况下,由谁来代替,都有哪 些人可以代替呢,怎样来代替,是否要通过法院或是民政等有关部门来解决?
监护权人变更的途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由于未成年人正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都 在发生变化,若没有监护人,那么就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地成长。这就需要有人来代为行使监护权,对他的人身和财产进行监护。那么监护的主体可以是未成年人的近亲属,或是住所地的基层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等。通过诉讼的途径来确定监护权人,来使未成年人的权益确实得到保障。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未成年人监护权事宜中如何进行变更
针对未成年人监护权的变更,有两种主要途径。
1. 协议变更:监护人之间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及办理相关手续。
2. 诉讼变更:向法庭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判断是否符合变更条件,并作出裁决。为支持变更请求,需准备充分证据,如监护人不当行为的证明等。最终,法院将依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作出裁决。
变更未成年人监护权的程序是怎样规定的
变更监护权,需通过法律途径。1. 准备申请材料,包括监护人不当行为的证据;2. 向法院提交变更监护权的申请;3. 法院受理后,将安排审理并调查相关情况;4. 法院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是否变更监护权的判决。
民法典中儿童监护权的变更手续怎样办
子女监护权的变更程序包括:
1. 当事人可先行协商;
2. 协商不成时,可向法院起诉;
3. 法院受理后,若符合撤销监护关系条件,将撤销监护人资格,并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
4. 随后,将依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新的监护人。
对于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情形,主要包括:
1. 监护人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2. 监护人怠于履行或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委托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
3. 监护人实施其他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有权提出撤销监护人资格申请的个人和组织包括:其他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以及民政部门。若上述个人和组织未及时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民政部门将承担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