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

更新时间:2019-01-31 22:3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一、业务概述出口企业遗失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需向海关申请补办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申请出具《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根据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生成),

  一、业务概述

  出口企业遗失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需向海关申请补办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申请出具《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根据出口退税管理系统生成),再据此向海关申请补办。

  二、法律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2]11号)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协调配合严格出口退税报关单管理和加强防伪鉴别措施的联合通知》(署监[1996]3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51号)

  三、纳税人应提供主表、份数

  《关于申请出具(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的报告》,1份

  四、纳税人应提供资料

  1.出口货物报关单(其它未丢失联次原件及复印件)

  2.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联原件及复印件)

  3.出口发票复印件

  4. 如出口企业无法提供要求提供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收汇核销单”其他未丢失的联次,应提供通过电子口岸打印出的丢失的出口报关单和核销单信息。

  5.载有关于申请出具《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的报告》有关信息的电子数据

  五、纳税人办理业务的时限要求

  出口企业应在自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9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退税部门申请出具《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

  六、税务机关承诺时限

  提供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的,当场办结。

  七、工作标准和要求

  1.受理审核

  (1)审查出口企业提供的证件、资料是否齐全、合法、有效;

  (2)核对出口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料的复印件内容是否与原件相符,复印件是否注明“与原件相符”字样并由出口企业签章,核对后原件返还纳税人;

  (3)审核《关于申请出具(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的报告》填写是否完整、准确,填写内容与附送证件、资料相关内容是否一致,签字、印章是否齐全;

  (4)纸质资料不齐全或者填写内容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场一次性告知出口企业补正或重新填报。

  (5)纸质资料符合要求的,将《关于申请出具(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的报告》有关信息准确录入(或读入)出口退税审核系统审核。

  2.核准

  审核通过的,打印《补办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签署审核意见,提交审批人签字(或签章)后,加盖公章(或业务专用章),退1份给申请人。

  3.资料归档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单位
出口货物在海关进行报关的流程包括有:申领核销单;查看单据列表,选择出口收汇核销单;填写出口收汇核销单;备案;送货;准备报关等。我国《海关法》规定,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可以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报关纳税手续。
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模板
出口货物在海关进行报关的流程包括有:申领核销单;查看单据列表,选择出口收汇核销单;填写出口收汇核销单;备案;送货;准备报关等。我国《海关法》规定,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可以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报关纳税手续。
出口货物报关单中运费填写
法律分析:运费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起诉到人民法院。 运费纠纷不属于劳动关系,亦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受理范围,双方运费纠纷属于民事经济纠纷。如果通过协商调解不能解决争议,那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可按照书面的仲裁协议,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没有书面仲裁协议的,则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律师解答动态
孩子从东莞转回罗平原户口学校读书被拒,可先与学校沟通,说明孩子实际情况和转学必要性。若学校仍以各种理
看具体情况,什么情况?什么后墙,你后墙那个地是你的吗,什么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贷款方要求找受托收款人不一定是骗子,但有风险。有些正规贷款业务会有受托支付要求,为确保资金用途合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因孩子多病回来照顾离职,工资通常是可以结算的。员工为公司提供了劳动,公司就有支付工资的义务。建议先和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保安证的认可情况要看其颁发机构是否合规。人力资源职业鉴定中心若有合法资质且按规定流程发证,那保安证一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拘留通知书上的二维码可能用于扫码查看相关拘留信息,像被拘留人的具体情况、拘留原因、执行场所等。要注意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