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

更新时间:2019-01-16 19: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事实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非常小,也会使人陷入过分的恐怖中。害怕和恐怖的程度因人而易,反过来说,正像代表每个人性格的理性判断那样,当其消失的时候就成了没有个性的人。


事实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非常小,也会使人陷入过分的恐怖中。害怕和恐怖的程度因人而易,反过来说, 正像代表每个人性格的理性判断那样,当其消失的时候就成了没有个性的人。这些人汇集成群,共同拥有不安和恐怖,显示出火灾时特有的心理,会导致比火灾本身更加严重的灾害。这个人群  是由本无联系的人未经组织而形成的团体,混乱时,如果没有可依赖的人,就必定会陷入周围的氛围  中,由于共同具备的不安,就易于听从谣言或错误的诱导。从心理角度看,人群具有下列特征:
 1、 都有共同关心的问题而聚集在一起。
   该团体是偶然的、临时产生的。是一个没有任务分担的团体。易于受周围人的感情所支配。
 2、 愿意靠近人群。
   由于某种原困,人们汇集到一起。这些汇集起来的人群的心理又起到相乘的作用。遇到火灾时的烟雾、异臭、停电、嘈杂等状况,常常会导
   致恐慌。内部情况的场所,当人们对情况无法作出冷静的判断时,往往会返回进来时的线路上。
 3、 朝着光亮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就寝之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明亮的环境下。对黑暗都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因此,当突如其来的烟雾遮挡住视线,陷入无法照明的黑暗世界时,习惯上都朝着有亮光的方向逃跑。
 4、 回避危险
   有烟和火时,往往朝着看不见烟和火的方向逃跑。疏散行动变成了只着眼于眼前危险的单纯行动。被烟和火追得走投无路,没有其他逃生办法时,往往会采取从高处跳下等意想不到的冲动行为。
 5、 随大众
   不是自己来判断逃生的方向,而是跟在前面的人或是大多数人的后面,胡乱随。
 6、 其他
   由于烟雾和火的刺激,判断力减弱,身体不适时,便惊惶失措,从而延误了采取疏散行动的时机。其中一个因素,就会导致恐慌的发生。
(1) 疏散动机
   火灾时,当人们处于烟和火的环境下,为了逃避危险,要采取疏散行动。此时的心情困人而异,有的人一看见烟和火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中。
(2) 外部状况
   疏散时,如果出现停电、听见惨叫或怒吼声,往往会导致恐慌的发生。
(3) 火灾情报的提供和疏散诱导。
   疏散时,如果得不到情报或是情报不正确,人们无法疏散、火灾现场发生变化、疏散人员的行动不统一等都会使不安的心情加剧,最终导致恐慌。
(4) 疏散时的障碍
   疏散通道被烟和火隔断、疏散门上锁、或有障碍物时,疏散人员左右乱窜,互相撞倒,使心理上更加惊慌,最终陷入恐慌状态。
   一但由上诉原因发生恐慌,人们就很难接受外部的控制,这些失去正常判断能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有时会导致极为惨痛的灾难。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当初招聘时人事说得是包住宿与厂车,请问一下公司这种行为是否已
你好,根据合同约定处理,若是合同有约定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过失引起火灾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犯罪认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无事生非,起哄闹事,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属于寻衅滋事
消防队出的火灾事故认定书上写的这句话对当时人好吗?起火原因可
放火罪在司法实践中怎么认定?<p>放火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等罪<p>如果行为人以放火为手段,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煤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和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虽然具有本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特征,但因法律对这几种罪已作了专门规定,因此,应分别适用本法第116条、第117条、第118条和第124条,以破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论处。
律师解答动态
季志华律师
季志华律师
36分钟前
你好,可以为你提供法律服务。你的诉求是什么呢?建议与嫂子协商解决,说明你的想法
潘为律师
潘为律师
37分钟前
嗯,介绍卖淫最后保一年了,什么情况就是说什么情况,你现在已经到检,已经送检察院量刑了吗?你的介绍卖淫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2分钟前
这不构成价格欺诈,但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建议收集证据向监管部门举报。
质量负责人通常属于企业关键岗位,需符合《安全生产法》对主要负责人的任职要求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