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点的查找与预控

更新时间:2019-01-20 01: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危险点预控就是对电力生产中的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环境、人员状况、设备实际等去分析、查找可能导致人为失误事故的危险因素,再依据规程制度,制定防范措

危险点预控就是对电力生产中的每项工作,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环境、人员状况、设备实际等去分析、查找可能导致人为失误事故的危险因素,再依据规程制度,制定防范措施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的基础工作是危险点识别与查找,控制的关键在于生产现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作业。实践证明,它是预防人为失误事故的有效方法。
1危险点的查找
1.1 危险点的定义
危险点是指易引发人为失误事故的潜伏点。电力作业中的危险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作业环境中的危险点,如施工中特殊的地理环境、道路、交通、天气等;二是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设备(线路)等物体,包括作业中使用的生产工器具;三是因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违反安全规程或习惯性违章而构成的危险点。
根据危险程度可将危险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直接类危险点,指可能直接导致误操作、误调度、误碰、误动设备事故及人身事故的危险点;第二类为间接类危险点,指通过第一类危险点起作用而可能构成事故的危险点。由于危险点的危险程度有大有小,有重有轻,危险点控制也应有所侧重,对第一类危险点应重点实施控制。
1.2 危险点的查找方法
1.2.1 现场踏勘法
此方法主要是用于设备固有危险点的查找。要求发动工区(车间)、班组职工,实地查看每条线路、每个设备的危险点,进行记录和汇总。如用电管理所查找每条10kV线路上交跨、误登杆、倒送电、感应电、倒杆、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危险点,汇编成册,输入微机;运行部门重点对防误操作开展专项查找(如开关、闸刀和运行方式变换的操作,继电保护和投切,悬挂接地线时的接地端、导电端的选择等),汇编成《倒闸操作危险点及控制措施》;修试部门通过继保技术人员变电站蹲点核对、查找,编辑出变电站保护装置的继电保护典型安全措施卡等。
1.2.2 归纳分析预测法
此方法是从已知的事实中,分析推断出将开始的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的一种方法。这些具体事实既可以是本单位、本班组,也可以是外单位在同类作业中曾经发生的事故。依据现有资料,整理出人身事故(包括死亡、重伤、轻伤和未遂)的情况,逐一加以分析,找出事故的致因和潜在的危险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危险查找的重点。
1.2.3 习惯性违章是指职工固守旧有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要想有效地控制危险点,就必须排摸职工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搜集整理常见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及其危害,供职工对照检查和在作业中加以控制。
1.2.4 事故致因分析法
发生电力生产事故的原因,总是由人、机(设备)、料(器具)、环(环境)、法(方法)诸要素组成。事故致因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对事故发生起决定作用的要素,进行重点预防的方法。这里所说的事故致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诱发事故的危险点。因此,运用事故致因分析法,有助于分析预测,找准危险点,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
事故致因分析法的一般步骤为:
(1) 作业前,根据每次作业情况,列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所有危险点;
(2) 分析危险点与事故的联系,明确它们在导致事故时所起的作用,画出因果关系图;
(3)从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点中,找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危险点和起一般作用的危险点。
(4)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安全技术措施,抓好主要危险点的消除和控制工作。
1.3 危险点查找的工作程度
全面系统地开展危险点查找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首先要编制统一的危险点登记表格,遵循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工区(车间)把关的原则,以班组为单位,对本专业、本岗位的各种作业,各种设备,查找分析危险点及其分布,并一登记。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危险点,对照规程及有关制度,提出危险点控制措施,逐级上报确认,分级管理和控制。同时编制危险点管理软件,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危险点查找一般采用3种方法:
(1)普查。这是危险点数据库形成的重要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年度安全大检查工作进行;
(2)作业过程中补充危险点。这是危险点动态管理有效方法,要求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和班后会中分析、总结,进行补充;
(3)日常巡视。这是设备固有危险点动态管理的有效方法,可以及时补充和消除危险点。
2危险点的控制方法
危险点控制就是要运用现有技术和管理手段,达到最优的安全水平。可分为:
(1)宏观控制。以整个系统为对象,对危险点进行控制。采用的手段主要有:法制手段(政策、法令、规章)、经济和行政手段(奖、罚、惩、补)以及教育手段(安全教育培训);
(2)微观控制。以具体的危险点为控制对象,对危险点进行控制。所采用的主要手段是整改措施、组织措施、安全技术措施、预警提醒和监护。
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可以建立人为失误事故的多层次、立体的控制系统。
2.1 设备固有危险点的控制方法
以设备固有危险点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1) 采取整改措施或在设计、选型、安装中改进,消除危险点;
(2) 从设备防护和人体防护两方面考虑,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险点;
(3) 采用设置警告标志,固定隔离措施、设安全防护围栏或设定安全距离等方法,隔离危险点。
2.2 作业过程中危险点的控制方法
对作业过程危险点的主要控制方法是开展程序化、规范化作业。这是实现人为失误事故控制的关键所在,其控制措施为:
(1)制订作业标准、安全操作规定及危险点控制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充分运用现行的安全规章制度,如“二交一查”、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操作票、工作票及安全施工作业票等,将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停电、验电、接地技术)、各种警告、预警提醒等,应用于标准化作业的每一环节,达到对危险点的控制。 [page]
②危险点控制措施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为防止继保“三误”事故,应针对具体保护制订二次作业安措卡,明确与保护工作相关连的保护应做的安全措施,应拆的接头等。
③作业标准应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由于生产实际情况千变万化,通用的作业标准往往很难达到全面控制危险点的目的,所以应制订切合实际的作业标准。可先由部门制订通用作业标准,再由班组针对具体作业进行补充,交工区(车间)审核后执行
④应编制检修文件包,将确定的标准化作业、安全操作规定与危险点控制措施纳入检修文件包,形成系统的、完善作业方法和标准。
编制变电检修文件包,通过采用《危险点预控措施卡》、《继电保护典型安全措施卡》等措施,对设备检修的每一环节、每一工作步骤进行危险点确认、控制,从而达到对作业全过程的控制。
在运行操作危险点控制方面,编制大修操作文件包,将工器具准备、防误操作、防高处坠落危险点纳入其中,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对每一类设备、每一项操作进行控制。
(2)为使员工自觉遵守作业标准、安全操作规定及危险点控制措施,必须经常不断地对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并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的力度。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电力施工、班前班后会议、技术交底、危险点预控、班前班后会议照
工伤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可以到社保局去咨询
若遭遇儿子家庭暴力,务必立刻确保自身安全,可先躲到安全处并报警,警方能制止暴力行为,必要时对儿子进行
上海规定企业应为农村户籍员工缴纳公积金。公司不给缴公积金,可先和公司沟通,说明这是员工应享权益,要求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确诊的精神病人在清醒状态下签下的借条一般是有效的。因为此时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理解借条的内容
你好,这种情况建议及时收集证据准备应诉
可以联系咨询委托处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在这种情况中,一般你绿灯直行正常行驶,对方红灯骑行电动车存在过错。建议先保护好现场,查看双方人员受伤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