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

更新时间:2019-01-06 16: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1994年3月5日通过)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1910年9月23日订于布鲁塞尔)第一条海船与海船或海船与内河船舶发生碰撞,致使有

  (1994年3月5日通过)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

  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

  (1910年9月23日订于布鲁塞尔)

  第一条

  海船与海船或海船与内河船舶发生碰撞,致使有关船舶或船上人身、财物遭受损害时,不论碰撞发生在任何水域,对这种损害的赔偿,都应按下列规定办理。

  第二条

  如果碰撞的发生是出于意外,或者出于不可抗力,或者碰撞原因不明,其损害应由遭受者自行承担。

  即使在发生碰撞时,有关的船舶或其中之一是处于锚泊(或以其他方式系泊)状态,本条规定亦得适用。

  第三条

  如果碰撞是由于一艘船舶的过失所引起,损害赔偿的责任便应由该艘过失船承担。

  第四条

  如果两艘或两艘以上的船舶犯有过失,各船应按其所犯过失程度,按比例分担责任。但如考虑到客观环境,不可能确定各船所犯过失的程度,或者看来过失程度相等,其应负的责任便应平均分担。

  船舶或其所载货物、或船员、旅客或船上其他人员的行李或财物所受的损害,应由过失船舶按上述比例承担,即使对于第三者的损害,一艘船舶也不承担较此种损害比例为多的责任。

  对于人身伤亡所造成的损害,各过失船舶对第三者负连带责任。但这并不影响已经支付比本条第1款规定其最终所应赔偿数额为多的船舶向其他过失船舶取得摊款的权利。

  关于取得摊款的权利问题,各国法律可以自行决定有关限定船舶所有人对船上人员责任的契约或法律规定所应具有的意义和效力。

  第五条

  以上各条规定,适用于由于引航员的过失而发生的碰撞,即使是依法强制引航,亦得适用。

  第六条

  对因碰撞而引起的损害要求赔偿的起诉权,不以提出海事报告或履行其他特殊手续为条件。

  关于在碰撞责任方面的过失问题的一切法律推定,均应废除。

  第七条

  损害赔偿的起诉权时效两年,自事故发生之日起算。

  为行使第四条第3款所准许的取得摊款的权利而提起的诉讼,须自付款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上述时效期限得以中止或中断的理由,由审理该案法院所引用的法律决定。

  各缔约国有权以本国立法规定:如在上述时效期限内未能在原告住所或主要营业地所在国家领海内扣留被告船舶,便应延长上述时效期限。[page]

  第八条

  碰撞发生后,相碰船舶船长在不致对其船舶、船员和旅客造成严重危险的情况下,必须对另一船舶、船员和旅客施救。

  上述船长还必须尽可能将其船名,船籍港、出发港和目的港通知对方船舶。

  违反上述规定,并不当然地将责任加于船舶所有人。

  第九条

  凡是在法律上对违反前条规定的事例不予禁留的缔约国,应当承担义务,采取或建议其本国立法机关采取必要措施,以便防止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发生。

  各缔约国应将为履行上述义务而已在国内颁布或在日后可能颁布的法律或规章,尽速互相通知。

  第十条

  在不妨碍将来缔结的任何公约的情况下,本公约的规定,对于各国有关限定船舶所有人责任的现行法律,以及对于因运输契约或任何其他契约而产生的法律义务,都不发生任何影响。

  第十一条

  本公约不适用于军用船舶或专门用于公务的政府船舶。

  第十二条

  在任一案件中的所有当事船舶都属于本公约缔约国所有,以及国内法对此有所规定的任何情况下,本公约的规定适用于全体利害关系人。

  但是:

  ⑴对属于非缔约国的利害关系人,每一缔约国可在互惠条件下适用本公约的规定。

  ⑵如果全体利害关系人和受理案件的法院属于同一国家,则适用国内法,而不适用本公约。

  第十三条

  本公约的规定扩及于一艘船舶对另一艘船舶造成损害的赔偿案件,而不论这种损害是由于执行或不执行某项操纵,或是由于不遵守规章所造成。即使未曾发生碰撞,也是如此。

  第十四条

  各缔约国有权在本公约生效三年后,要求召开新的会议,以便对本公约进行可能的修改,特别是尽可能扩大其适用范围。

  行使上述权利的国家,应当通过比利时政府将其意图通知其他各国,比利时政府则当进行筹备,在六个月内召开此种会议。

  第十五条

  未曾签署本公约的国家,可以申请加入本公约。参加本公约,应通过外交途径通知比利时政府,并由比利时政府通知其他缔约国政府。如此参加本公约,应自比利时政府发出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后生效。

  第十六条

  自本公约签字之日起一年内,比利时政府应与已经声明行将批准本公约的其他缔约国政府进行联系,以便决定应否使本公约生效。

  如果决定使本公约生效,便应立即将批准书交存布鲁塞尔。本公约自交存批准书之日起一个月后生效。[page]

  交存记录对于参加布鲁塞尔会议各国开放一年,此后,上述各国只能依照第十五条规定加入本公约。

  第十七条

  如有缔约国欲退出本公约,应自其通知比利时政府之日起一年后生效,而在其他缔约国之间,本公约仍旧有效。

  附加条款

  虽有第十六条中的规定,但已达成协议,各缔约国在就限定船舶所有人责任问题达成协议以前,并不承担将本公约第五条关于因强制派遣的引航员的过失而造成碰撞的责任方面的规定,加以实施的义务。

  (1994年3月5日通过)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

  统一船舶碰撞某些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

  (1910年9月23日订于布鲁塞尔)

  第一条

  海船与海船或海船与内河船舶发生碰撞,致使有关船舶或船上人身、财物遭受损害时,不论碰撞发生在任何水域,对这种损害的赔偿,都应按下列规定办理。

  第二条

  如果碰撞的发生是出于意外,或者出于不可抗力,或者碰撞原因不明,其损害应由遭受者自行承担。

  即使在发生碰撞时,有关的船舶或其中之一是处于锚泊(或以其他方式系泊)状态,本条规定亦得适用。

  第三条

  如果碰撞是由于一艘船舶的过失所引起,损害赔偿的责任便应由该艘过失船承担。

  第四条

  如果两艘或两艘以上的船舶犯有过失,各船应按其所犯过失程度,按比例分担责任。但如考虑到客观环境,不可能确定各船所犯过失的程度,或者看来过失程度相等,其应负的责任便应平均分担。

  船舶或其所载货物、或船员、旅客或船上其他人员的行李或财物所受的损害,应由过失船舶按上述比例承担,即使对于第三者的损害,一艘船舶也不承担较此种损害比例为多的责任。

  对于人身伤亡所造成的损害,各过失船舶对第三者负连带责任。但这并不影响已经支付比本条第1款规定其最终所应赔偿数额为多的船舶向其他过失船舶取得摊款的权利。

  关于取得摊款的权利问题,各国法律可以自行决定有关限定船舶所有人对船上人员责任的契约或法律规定所应具有的意义和效力。

  第五条

  以上各条规定,适用于由于引航员的过失而发生的碰撞,即使是依法强制引航,亦得适用。

  第六条

  对因碰撞而引起的损害要求赔偿的起诉权,不以提出海事报告或履行其他特殊手续为条件。[page]

  关于在碰撞责任方面的过失问题的一切法律推定,均应废除。

  第七条

  损害赔偿的起诉权时效两年,自事故发生之日起算。

  为行使第四条第3款所准许的取得摊款的权利而提起的诉讼,须自付款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上述时效期限得以中止或中断的理由,由审理该案法院所引用的法律决定。

  各缔约国有权以本国立法规定:如在上述时效期限内未能在原告住所或主要营业地所在国家领海内扣留被告船舶,便应延长上述时效期限。

  第八条

  碰撞发生后,相碰船舶船长在不致对其船舶、船员和旅客造成严重危险的情况下,必须对另一船舶、船员和旅客施救。

  上述船长还必须尽可能将其船名,船籍港、出发港和目的港通知对方船舶。

  违反上述规定,并不当然地将责任加于船舶所有人。

  第九条

  凡是在法律上对违反前条规定的事例不予禁留的缔约国,应当承担义务,采取或建议其本国立法机关采取必要措施,以便防止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发生。

  各缔约国应将为履行上述义务而已在国内颁布或在日后可能颁布的法律或规章,尽速互相通知。

  第十条

  在不妨碍将来缔结的任何公约的情况下,本公约的规定,对于各国有关限定船舶所有人责任的现行法律,以及对于因运输契约或任何其他契约而产生的法律义务,都不发生任何影响。

  第十一条

  本公约不适用于军用船舶或专门用于公务的政府船舶。

  第十二条

  在任一案件中的所有当事船舶都属于本公约缔约国所有,以及国内法对此有所规定的任何情况下,本公约的规定适用于全体利害关系人。

  但是:

  ⑴对属于非缔约国的利害关系人,每一缔约国可在互惠条件下适用本公约的规定。

  ⑵如果全体利害关系人和受理案件的法院属于同一国家,则适用国内法,而不适用本公约。

  第十三条

  本公约的规定扩及于一艘船舶对另一艘船舶造成损害的赔偿案件,而不论这种损害是由于执行或不执行某项操纵,或是由于不遵守规章所造成。即使未曾发生碰撞,也是如此。

  第十四条

  各缔约国有权在本公约生效三年后,要求召开新的会议,以便对本公约进行可能的修改,特别是尽可能扩大其适用范围。

  行使上述权利的国家,应当通过比利时政府将其意图通知其他各国,比利时政府则当进行筹备,在六个月内召开此种会议。[page]

  第十五条

  未曾签署本公约的国家,可以申请加入本公约。参加本公约,应通过外交途径通知比利时政府,并由比利时政府通知其他缔约国政府。如此参加本公约,应自比利时政府发出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后生效。

  第十六条

  自本公约签字之日起一年内,比利时政府应与已经声明行将批准本公约的其他缔约国政府进行联系,以便决定应否使本公约生效。

  如果决定使本公约生效,便应立即将批准书交存布鲁塞尔。本公约自交存批准书之日起一个月后生效。

  交存记录对于参加布鲁塞尔会议各国开放一年,此后,上述各国只能依照第十五条规定加入本公约。

  第十七条

  如有缔约国欲退出本公约,应自其通知比利时政府之日起一年后生效,而在其他缔约国之间,本公约仍旧有效。

  附加条款

  虽有第十六条中的规定,但已达成协议,各缔约国在就限定船舶所有人责任问题达成协议以前,并不承担将本公约第五条关于因强制派遣的引航员的过失而造成碰撞的责任方面的规定,加以实施的义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海事海商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343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1993年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国际公约
船舶抵押权,是指船舶抵押权人对于抵押人提供的作为债务担保的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时,可以依法拍卖,从船舶拍卖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船舶抵押贷款是一种普遍采用的
非法船舶碰撞正常航行船舶
法律分析: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1987年船舶碰撞损害赔偿国际公约
你好,船舶发生碰撞,是由于一船的过失造成的,由有过失的船舶负赔偿责任。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船舶碰撞赔偿 人身损害
你好,船舶发生碰撞,是由于一船的过失造成的,由有过失的船舶负赔偿责任。
船舶碰撞赔偿
只能按法律程序办理。
船舶碰撞赔偿
船舶碰撞的财产损失包括船舶损害,船上的损害,对第三人财产的损害。船舶损害的赔偿范围与计算如下:1?赔偿范围船舶价值损失:未包括在船舶价值内的船舶上的燃料、物料、
船舶碰撞纠纷
要先看你们和解协议是怎么约定的。
船舶碰撞事故
请专业律师代理
把一个不开灯的渔船撞了责任怎么划分
船舶碰撞责任复杂,需具体分析。若责任明确,可协商解决;有争议可请第三方调解;无法达成一致可向法院诉讼。处理时需保留证据,及时联系保险公司。
分别与五人签订了渔船租赁合同,合同签订后,出租人应如何分配两个捕鱼许可证
发生海事海商纠纷时,可以提起诉讼,但是要注意纠纷的管辖问题。合同的签订地、履行地或被告的住所地,侵权的发生地、结果地等可能在不同的国家或公海水域;因扣押船舶等引
分别与五人签订了渔船租赁合同,合同签订后,出租人应如何分配两个捕鱼许可证
发生海事海商纠纷时,可以提起诉讼,但是要注意纠纷的管辖问题。合同的签订地、履行地或被告的住所地,侵权的发生地、结果地等可能在不同的国家或公海水域;因扣押船舶等引
船舶租借合约之请求权时效问题
船舶租借时效三年。具体处理:1. 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解决;2. 调解,请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3. 诉讼,向法院起诉,需注意收集证据,按法律程序进行。超过时效可能
我是一个小型船舶,在江阴船闸,干支流,我是支流出口上行船于一条下行船干流进支流发生碰撞
法律分析:船舶发生碰撞,是由于一船的过失造成的,由有过失的船舶负赔偿责任;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
共同海损应该什么种类的保险
共同海损可通过保险或分摊处理。已购买保险的可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无保险或超出保险限额的,各受益方需按分摊价值比例共同承担损失。
但没有办理过户手续,船发生事故后,甲方能否共同追究连带赔偿责任?
海商法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渔船没有过户发生事故,可以向甲追究责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