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船舶碰撞新旧概念的立场

更新时间:2014-09-19 11: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所称船舶,指船舶碰撞的任何其他非用于军事的或者政府公务的船艇。在船舶碰撞传统概念和新概念的交融中,结合中国的立法和实践...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所称船舶,指船舶碰撞的任何其他非用于军事的或者政府公务的船艇。

  在船舶碰撞传统概念和新概念的交融中,结合中国的立法和实践:

  1、中国《海商法》和1910年《船舶碰撞公约》采用了一样的立法技术,即立法定义严格限制了船舶碰撞的范围,但又允许间接碰撞类推适用或扩及适用碰撞法。该立法形式产生的法律效果实际是扩大了碰撞法的适用范围。问题在于在船舶碰撞的法定概念中要求有直接接触构成要件,而在扩大适用的调整对象中则不要求有这一构成要件,其结果在扩大适用的条款中改变了船舶碰撞法定概念的内涵,这样的立法形式违背了逻辑法则。船舶碰撞作为法律规范,如果要扩大适用,只能是概念外延的扩大;扩大了内涵,则改变了船舶碰撞概念的本质属性。

  2、《里斯本规则》采用了两个并列的船舶碰撞定义,其适用结果却相当于各自划定了不尽相同的适用范围,给其适用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定义二中过失碰撞只是船舶碰撞中的一种情形而非全部,在侵害赔偿法上,过失是责任要件;在碰撞构成中,过失仅是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所以比较之下,定义一更为科学合理地反映客观需要。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发布的《碰撞赔偿规定》中采用新碰撞概念虽然解决了海事审判确定碰撞案审理范围的需要,但其法律效力仅限于海事审判范围内,并未完全解决中国现行海商立法采用传统碰撞概念及间接碰撞类推适用碰撞法所带来的立法逻辑混乱及碰撞概念自身应科学精确的问题。但就目前而言,在国际范围内,船舶碰撞新概念并未取代传统概念,一方面,《里斯本规则》尚是草案,其未生效仅表明发展的趋势,当然不具有决定意义,另一方面,该规则只是规定碰撞损害赔偿原则及其计算方法,不适用碰撞责任的认定,碰撞责任如何划分仍要由各国国内法或依《船舶碰撞公约》等国际公约解决。在中国,法院也只能根据现行有效的法律条文来解释相关的概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海事海商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203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把一个不开灯的渔船撞了责任怎么划分
船舶碰撞责任复杂,需具体分析。若责任明确,可协商解决;有争议可请第三方调解;无法达成一致可向法院诉讼。处理时需保留证据,及时联系保险公司。
分别与五人签订了渔船租赁合同,合同签订后,出租人应如何分配两个捕鱼许可证
发生海事海商纠纷时,可以提起诉讼,但是要注意纠纷的管辖问题。合同的签订地、履行地或被告的住所地,侵权的发生地、结果地等可能在不同的国家或公海水域;因扣押船舶等引
分别与五人签订了渔船租赁合同,合同签订后,出租人应如何分配两个捕鱼许可证
发生海事海商纠纷时,可以提起诉讼,但是要注意纠纷的管辖问题。合同的签订地、履行地或被告的住所地,侵权的发生地、结果地等可能在不同的国家或公海水域;因扣押船舶等引
船舶租借合约之请求权时效问题
船舶租借时效三年。具体处理:1. 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解决;2. 调解,请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3. 诉讼,向法院起诉,需注意收集证据,按法律程序进行。超过时效可能
我是一个小型船舶,在江阴船闸,干支流,我是支流出口上行船于一条下行船干流进支流发生碰撞
法律分析:船舶发生碰撞,是由于一船的过失造成的,由有过失的船舶负赔偿责任;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
共同海损应该什么种类的保险
共同海损可通过保险或分摊处理。已购买保险的可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无保险或超出保险限额的,各受益方需按分摊价值比例共同承担损失。
但没有办理过户手续,船发生事故后,甲方能否共同追究连带赔偿责任?
海商法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说,渔船没有过户发生事故,可以向甲追究责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