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
更新时间:2019-01-07 00: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海上救助是指在任何水域中遇难的船舶、人员、货物及水上浮动财产处于危险之中而无力自救,请求其它船舶进行救助的行为。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一般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或仲裁,在确定海上救助报酬时,应综合考虑下列情形:1.被救财
海上救助是指在任何水域中遇难的船舶、人员、货物及水上浮动财产处于危险之中而无力自救,请求其它船舶进行救助的行为。
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一般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或仲裁,在确定海上救助报酬时,应综合考虑下列情形:
1.被救财产的价值,一般情况下,救助报酬不应超过被救财产的三分之一;
2.被救船舶、所载旅客、船员、货物以及救助人和救助船舶所冒危险的性质和程度;
3.救助人的救助成效,无效果无报酬;
4.救助方进行救助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所耗费用和所受损失;
5.救助方为救助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技能以及投入的救助工具;
6.救助方或救助设备所冒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
7.救助方提供救助的及时性;
8.救助方船舶和设备的有效性和处于准备使用的状态和价值;
9.救助方的性质。
救助人在救助过程中由于本身的过失造成必须救助财产的损失,救助报酬应酌减;如果救助方有盗窃或其他欺诈行为,救助报酬应酌减,甚至丧失救助报酬请求权。
救助作业结束后,救助方有权向被救助方请求提供救助报酬担保,在未获得担保之前,救助方对被救助的财产享有留置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请求海难救助报酬的主体
确定救助报酬的因素为:
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
2、救助方在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3、救助方的救助成效;
4、危险的性质和程度;
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七十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