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违约金
更新时间:2019-07-26 13: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违约金是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用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由此可以看出,违约金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的、当
</script>
违约金是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用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由此可以看出,违约金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预先约定的、当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违约金作为一种违约责任形式,具有预定性和确定性的特点。
合同法颁布前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则存在两种形态的违约金,即既允许当事人约定违约金,同时又对一些合同规定了法定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或法律所规定的,一方违约时应支付给对方的一定数量的货币。 法定违约金是指法律规定的一方当事人违约后向另一方承担固定金额额或或固定或一定幅度比率的违约金。从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来看,法定违约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法律、法规具体规定违约金的数额。2、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固定比率。3、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具体比率由当事人在此幅度内具体商定。 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规定,供方不能交货的,属通用产品其违约金的违约部分货款总值的1%至5%,专用产品其违约金为违约部分货款总值的10%至30%;需方中途退货的,其违约金与不能交货相对应。这一类型的违约金,虽然也存在一个协商的问题,但当事人的协商只能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内协商。
责任编辑:顾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违约金,一般定多少为正常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合同违约了之后,赔偿金额应这样计算: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者计算方法,并且约定不违法,也无明显不合理的,则适用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但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数额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如果约定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二、法律法规对某一类合同的违约金有明确规定,并且不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的,无论当事人是否约定了违约金,都应适用法定违约金。
三、法律法规对某一类合同的违约金作了规定,但同时允许当事人自由约定违约金,如果当事人已经约定了违约金,则适用当事人的约定;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违约金,则适用法定违约金。
违约后需要支付违约金吗?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