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根本违约
更新时间:2019-07-26 08: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本违约,又称为重大违约,是指一方的违约行为严重影响了另一方订立合同时所期待的经济利益。按违约后果的严重程度将违约分为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是国际上常见的一种方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等对此均有涉及。界定根本违约与非
根本违约,又称为重大违约,是指一方的违约行为严重影响了另一方订立合同时所期待的经济利益。按违约后果的严重程度将违约分为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是国际上常见的一种方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等对此均有涉及。 界定根本违约与非
根本违约,又称为重大违约,是指一方的违约行为严重影响了另一方订立合同时所期待的经济利益。按违约后果的严重程度将违约分为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是国际上常见的一种方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等对此均有涉及。
界定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是司法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考虑:
1、从违约后果及情节整体考虑,是否使对方当事人根据合同期待的利益丧失了合同的目的,致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可能或不必要。
2、对不完全履行的情况,要根据不完全履行中存在瑕疵的部分在合同义务中的地位,结合不完全履行中有瑕疵的部分在事实上能否补救,或即使在事实上可以补救,但相对对方当事人而言是否已经丧失商业机会等因素考虑。
一旦形成了根本违约那其法律后果又将是怎样的呢
我国《合同法》第97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的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具体做法有:(1)返还原物;(2)受领标的物为金钱的,应同时返还自受领之日起的利息;(3)受领标的物有孳息的,也应一并返还;(4)应返还的原物因毁损丢失或其它事由不能返还的,应按物的价值予以返还。例外的是连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无溯及力,常见的连续性合同主要有:租赁合同、委托合同、雇用合同以及其它以使用或提供劳务为内容的合同,由于这些合同在内容上的特殊而无法恢复原状,故这些合同的解除,就无溯及既往的效力。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根本违约是指什么?
根本违约可要求:
1. 继续履行:当合同仍可履行时,受损方可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
2. 补救措施:如修理、更换等,旨在恢复合同履行状态。
3. 赔偿损失:当继续履行或补救不可行时,可要求违约方赔偿经济损失。
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同条款来定,建议咨询法律专家。
根本违约的意思是什么
根本违约可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具体操作:1.收集证据,证明对方违约;2.与对方协商,寻求解决方案;3.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过程中需注意法律程序和举证责任,最好咨询律师。
违约责任是什么意思呢
违约责任是违反合同义务的后果。具体处理方式:1.继续履行,要求违约方按约完成未尽义务;2.补救措施,如修理、更换等,以恢复合同履行状态;3.赔偿损失,支付因违约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选择应基于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