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卖房套贷 买方假戏真做欲占房

更新时间:2019-10-17 19: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法院认定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不予支持为了快速筹措资金解决燃眉之急,林某将自己的房子卖给了顾某。后者从银行获取20万元房贷后,直接交给了林某。事后因还贷出现问题,顾某的财产被法院强制执行。一气之下,顾某假戏真做,将林某告上法院,称自己已经取得房屋产权证,要

      法院认定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不予支持

      为了快速筹措资金解决燃眉之急,林某将自己的房子卖给了顾某。后者从银行获取20万元房贷后,直接交给了林某。事后因还贷出现问题,顾某的财产被法院强制执行。一气之下,顾某假戏真做,将林某告上法院,称自己已经取得房屋产权证,要求林某一家限期搬离,并赔偿12万元房租损失。浦东法院近日对此案作出判决,认定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顾某的诉讼请求未获支持。

      虚假买卖获贷20万元

      2004年8月,顾某与林某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约定由顾某以30.5万元买受林某的房屋。不久,顾某与林某儿子小林又签订《协议证明》一份,内容为:兹有房主林某的儿子小林,因需人民币,经商,特将某房屋一套变相卖给好友顾某,以此向银行抵押贷款贰拾万元整,本房产实际所有权为林某,贷款由林负责归还,在还贷后仍转卖于林某名下……。顾某作为“证明人”签名盖章署期。

      之后,该房屋经核准登记于顾某名下,顾某也从银行取得个人住房抵押借款20万元。由于顾某只是名义上的买房人,贷款到手后,他自然不再理会还贷之事。而林家父子也无力归还贷款。2005年9月起,顾某名下的贷款再也没有归还过。银行将借款人顾某告上法院并胜诉。之后,法院强制执行了顾某的财产。至此,贷款之事告一段落。

      假戏真做要求占房产

      财产被法院执行后,顾某越想越委屈:本是替人帮忙,到头来却要“背黑锅”。他一气之下索性假戏真做,将林某告上了法院。

      顾某诉称,其本人购买了林某所有的一套房屋,取得房产证后,多次要求林某搬出,均无果。由于本人购买该房屋向银行申请了抵押贷款,原本想将该房出租后归还银行贷款。因林某不交房,造成本人无力偿还贷款,被银行起诉后法院执行了自己财产,故诉至法院要求林某搬出,并赔偿经济损失共计12万元。

      林某承认自己的确将房子“卖”给了顾某,不过确是事出有因:“2004年,儿子小林因需要用钱,我就同顾某商量后把这套房屋名义上卖给他,由他出面向银行贷款20万元,小林拿了15万元,5万元给顾某作为好处费。当时说好贷款还掉后再把房屋转回,所以买卖发票、贷款材料等都在我这里。”林某表示,顾某实际上未付过钱,这说明该房屋买卖合同是虚假的,贷款下来后林家父子没有能力按时还贷,故银行起诉了顾某。至于现在顾某要林家人搬离,还要赔偿所谓的房租损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啊!”

      虚假合同被判无效

      法院审理后认为,顾某声称自己购买林某的房屋,但他除了20万元贷款之外,并未提供其他的付款证明;其次,顾某办理银行贷款的相关材料原件均在林某处保存;再则,顾某与林某儿子签订的《协议证明》中约定了房屋转让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获取银行贷款;最后,这套房屋自买卖合同签订后一直由林某一家人居住,顾某也从未向林家人主张交房。

      法院认为,上述一系列与正常房屋买卖相悖的事实,足以证明该房屋买卖并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为了通过房屋买卖的形式向银行套取贷款。双方共同策划的这个“计谋”扰乱了正常的社会金融秩序。因此,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应当认定无效。顾某根据无效的合同主张相关权利,缺乏相应的事实及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2分钟前
请提供合同具体内容及签订背景,以便评估其法律效力和潜在风险。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18分钟前
你好,家长银行卡因司法原因冻结,孩子可以申请助学贷款。
樊文兵律师
樊文兵律师
20分钟前
您好,您这边打算诉讼吗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35分钟前
你好,向当地林业或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咨询并申请养殖许可。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38分钟前
你好,可能涉嫌帮信罪,可以及时报警处理。
陈曦尧律师
陈曦尧律师
39分钟前
如果是一人公司,且资金混同的话,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是两人以上股东,股东仅在出资额限度承担责任
杨国丰律师
杨国丰律师
41分钟前
建议咨询委托法律专业人士办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