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合同的诉讼?当事人怎样起诉?
更新时间:2019-08-05 13: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经济合同的诉讼,是指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以自己的名义,根据法律有关规定,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制的方式给予法律上的保护,从而解决经济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根据《经济合同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经济合同纠纷发生时,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
经济合同的诉讼,是指经济合同发生纠纷时,当事人以自己的名义,根据法律有关规定,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制的方式给予法律上的保护,从而解决
经济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根据《经济
合同法》和《
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经济
合同纠纷发生时,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其他书面有效仲裁协议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济合同纠纷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符合上述条件的,原告(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组织名称、住所和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经济合同印章上标明本章用于经济合同往来无效的后果
认定合同效力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否具备生效的条件,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合同当事人双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二是合同是否存在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
经济合同民事案件
你好,民事诉讼再审的条件是:1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生效。2申请人只能是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或者特定的案外人。3必须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4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即上一级法院。5必须具备法定的再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