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是民事欺诈还是合同诈骗?

更新时间:2019-07-31 19: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案情】2007年10月,被告人刘某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A公司法人代表邱某后,向邱谎称自己认识的董某(同案被告人,B公司董事)是省国土资源厅的处长,可以请董某办理锑矿探矿证。邱某听后,便产生了合伙办证的想法,于是与刘某约定各出资20万元办理探矿证。签订协议后,

【案情】
2007年10月,被告人刘某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A公司法人代表邱某后,向邱谎称自己认识的董某(同案被告人,B公司董事)是省国土资源厅的处长,可以请董某办理锑矿探矿证。邱某听后,便产生了合伙办证的想法,于是与刘某约定各出资20万元办理探矿证。签订协议后,邱某由于担心刘某的资金实力,要求刘某先预付10万元。刘某为骗取邱某的信任,将100元现金存入董某的银行账户,却将这100元的存款凭条伪造成一张10万元的存款凭条复印件给邱某过目。邱某见后信以为真,于当日将20万元存入董某的银行帐户。款到后,被告人刘某和董某将这20万元钱取出,购买小车。2008年3月,刘某与邱某签订还款协议,此后,被告人刘某、董某长期躲避邱某,拒不还款,也未办理锑矿探矿证。

【分歧】

对本案,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刘某与邱某签订了合伙协议,且2008年3月被告人刘某在邱某的要求下,写了一张偿还承诺书,里面详细约定了偿还欠款、利息及起诉法院。可见刘某事后有承担违约责任的意愿,这已经不是刑法意义上的诈骗,而是一种有欺诈性的民事债权债务关系。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刘某、董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即刘某和董某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区分民事欺诈还是合同诈骗,应综合考虑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种主客观因素进行判断,特别是如何认定被告人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应从被告人的客观行为进行分析。本案中,刘某和董某为了诈骗邱某的20万元,进行了精心策划,以10万元的假存款凭证(实际只存100元)骗取邱某的信任,诱使刘某转帐20万元到董某的帐户上,在钱到帐后的两天就将钱全部取出用于个人购买高级轿车,并未用于合同约定的用途。刘某既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也没有去实际履行合同,而是将骗来的钱购买高级小车用以挥霍。事后二人一直躲避邱某,逃避承担责任。虽然事后刘某与邱某签订了还款协议,但是这只是刘某、董某因邱某报案,害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无奈之举。并且在签订了还款协议之后直到案件审理终结,刘某、董某一直未有任何归还邱某钱的实际行动。综合上述客观事实,足以证明刘某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实行了骗取他人巨额财物的行为,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能依据其事后签订了还款协议来认定其没有合同诈骗的故意。

作者:湘东区人民法院 邬思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对方合同金额欺诈是合同欺诈吗?
对于合同欺诈行为,只要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就会构成犯罪: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
我的钱被朋友骗了,但我不知道是经济纠纷还是欺诈
发现自己被骗钱了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及时收集证据,保留转账记录或汇款凭证,诈骗人的联系方式和聊天记录,随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br />
属于合同诈骗还是非吸?
那得看你主观上是否是知道这是假的,是不是有骗的故意
律师解答动态
什麼案件,什麼情況?什麼法律關係?
发现自己手机号被别人挂在网上,可先联系挂信息的网站平台,要求其及时删除。若平台不处理,可收集相关证据
可以走工伤程序,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单位在发生事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在发生事故之
转移实名认证是把身份认证从当前账号转到另一个账号,原账号认证取消、新账号有认证;注销实名认证就是直接
你好,你说的情况想主张什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