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中,诈骗者通常会采取哪些诈骗手段?
更新时间:2019-07-31 07: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诈骗中,诈骗者的主要目的是骗取对方的合同履行(包括款、物),为达此目的,诈骗者千方百计地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对方与其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通常,诈骗者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诈骗对方:1、在主体上,一是采取伪造证件的手段虚构不存在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
合同诈骗中,诈骗者的主要目的是骗取对方的
合同履行(包括款、物),为达此目的,诈骗者千方百计地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对方与其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通常,诈骗者会在以下几个方面诈骗对方:
1、在主体上,一是采取伪造证件的手段虚构不存在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是冒用他人的名义。
2、在合同的标的物上,谎称拥有某件或某些物品,尤其是紧俏物品,或宣称对某物品享有
处分权。
3、在履约行为上,用伪造、变造、无效或不能兑现的票据或其他结算凭证支付。
4、在履约能力上,采取自己先履行小部分义务的方式骗取对方对大部分义务的履行,或通过订立并履行小额合同树立诚信形象后再与对方订立巨额合同进行诈骗。
5、在担保上,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的担保。
此外,诈骗者还可能采取收取定金、
预付款后携款潜逃的手段进行诈骗,或是在合同条款上设定对方极容易违约的条款,从而在对方违约时收取
违约金或赔偿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被合同诈骗了
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人证、物证证明不知情签署合同。一方故意隐瞒重大事实的违反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其行为构成欺诈,双方所签订的合同为可撤销合同。<br>
关于合同诈骗
以下情况预付款会退还:一是收受方违约、拒绝履行、无法履行合同;二是撤销、解除合同并没有完全履行合同主债的情形下,应当退还预付款。预付款无双向或单向担保的效力,当事人不履行合同而致合同解除时,预付款应当返还。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