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欺诈

更新时间:2019-12-05 09: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合同欺诈有一种情形是有人利用加盖了公章的空白合同与他人签订合同,在公章所属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那么如何预防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欺诈?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如何预防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欺诈

  目前社会上许多企业管理混乱,为了扩大企业业务量,给许多业务员分发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由业务员根据情况签订合同。这种合同欺诈一般方法简单,欺骗性大,但只要提高警惕,是很容易识破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防范:

  1、对凡是未经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约而是由特定业务员仅持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订约的当事人应提高警惕。必须核实对方的营业执照,对方业务员的授权委托书,该单位联系方式,该单位是否继续存在,业务员订立的合同对该单位是否有约束力等。具体方式可以是电话询问,传真、邮件、上门考察等方式,当然上门考察最为可靠。

  2、在用支票支付时,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不开“空白支票”给对方当事人,尤其对入账单位的名称,钱款数额要严格认真填写,不给对方填上任何内容的机会。这样能有效防止业务人员将钱款转入其他企业从中牟利。

  3、加盖公章的单位对合同应当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业务人员利用空白合同进行欺诈。合同欺诈不仅对合同签订方造成损失而且使加盖公章的单位蒙受损失,至少是商业信誉上的损失,因此应当努力加强对合同的规范管理。

如何预防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欺诈

  二、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

  我国民事法律所定义的合同欺诈行为,是指签订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故意告之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构成合同欺诈要满足下列条件:

  1、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欺诈的故意,并以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为目的。合同欺诈的主观故意同时包含了两层意思,即故意地为不真实之表示行为和故意地使相对人因此而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合同欺诈的成立,两层意思缺一不可。实践中,行为人已有以不真实情况而为表示的行为,且已引起对方当事人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但行为人却并不知道自己的表示行为是不真实的;或者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所表示之事项为不真实或夸大,但仅为引起对方的兴趣和注意,而并无使其陷入错误而为意思的目的,均不属于欺诈。

  2、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行为人具有告之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客观表现。行为人既可表现为作为的方式,也可表现为本应作为而不作为的方式。

  3、相对人因受欺诈而陷入错误。对合同内容及其它重要情况产生认识缺陷。而这种错误认识是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相对人的错误与行为人的欺诈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4、相对人因错误认识而为意思表示,与行为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错误的意思表示是以错误的认识为直接动因。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第四十四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如何预防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欺诈的法律知识。综上,加盖公章的单位对合同应当进行严格管理,防止业务人利用空白合同进行欺诈。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员工有盖了公章空白合同
最好还是杜绝这种做法,存在一定风险。公司在对外签订合同之前,应当有专门人员对合同进行审查,排除法律风险。
没有加盖公章的合同有效吗
要具体来看,如果有法人签字也可以
律师解答动态
党政律师
党政律师
1分钟前
你好,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可以详细说一下情况,以便给你更好的解答。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律师费高低得看委托时约定。开始说随便给,最后收4000,可能让人觉得贵。若觉得不合理,可和代理律师协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4分钟前
这种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合同条款和贷款方的处理流程。一般来说,如果合同已经签署但贷款迟迟未发放,建议您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科目二考试强制收场地费和模拟费,不交不安排考试,这做法不合理也可能不合法。考试费用应按规定收取,不能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一般来说,若员工尽到合理保管账号义务,被盗用非其故意或重大过失,本人通常无需担责。但要是存在保管不当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军人优抚对象一般能申请法律援助。法律规定因经济困难或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可获援助,军人优抚对象多属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