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租人,又称“承租方”。是指租赁合同中使用租赁财产并按约向对方支付租金的当事人。其主要合同义务为:
(1)按约定数额和期限向出租人支付租金;
(2)妥善保护租赁财产并按约定用途正当使用;
(3)在租赁关系终止时及时返还租赁财产。其主要权利是按约占有和使用承租财产。在租赁合同的有效期间发生租赁财产所有权转移时,承租人的合同权利对新所有人仍然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九条 【承租人按约定使用租赁物的义务】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方法使用租赁物。对租赁物的使用方法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应当根据租赁物的性质使用。
1、在租赁合同的约定期限内取得房屋使用权。在此期间,即使房屋所有权转让,承租人仍然享有这一权利。承租住宅用房的承租人,如果在租赁期限内死亡,其共同居住2年以上的家庭成员 可以继续承租。
2、按租赁合同的规定,要求出租人及时修缮房屋。住宅用房的自然损坏,一般应当由出租人负责修复。非住宅用房的维修,按双方在租赁合同中的约定处理。
3、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承租房屋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租给他人。转租时的租金可以高出原承租的租金,转租人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4、出租人如出卖房屋,应提前3个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
5、在租赁期限内,承租的住宅用房因国家建设需要拆迁,承租人有获得安置的权利。
1、出租人未按时交付房屋的,承租人可以催告出租人限期交付;逾期仍未交付的,承租人可以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2、出租人交付的房屋不符合房屋租赁合同约定,致使不能实现租赁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3、出租的房屋交付时存在缺陷,房屋租赁合同中又未作约定,影响承租人正常使用的,承租人有权要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内修复;逾期未修复的,承租人有权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承租人因以下情形,也可以提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
(1)承租人已建有或购有房屋,无需再继续租赁他人房屋时。
(2)承租人举家迁离租赁房屋所在的城市。
(3)出租房屋发生重大损坏,有倾倒危险,出租人拒不进行修缮的。
以上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承租人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承租人作为租赁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享有相应的权益以及承担相应的义务。另外,如果出现法定情形时,承租人也可以单方解除租赁合同。如果还有其他疑问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