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纪合同与委托活动的法律特征与区别

更新时间:2019-09-01 05: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都是为委托人处理事务的合同,但两者除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区别。一、共同特征1、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都是为委托人提供服务、处理事务的合同;2、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的建立的是基于当事人双方相互信任为基础的;3、《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三

    行纪合同委托合同都是为委托人处理事务的合同,但两者除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明显的区别。

    一、共同特征

      1、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都是为委托人提供服务、处理事务的合同;

      2、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的建立的是基于当事人双方相互信任为基础的;

      3、《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三条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委托合同的有关规定。”

    二、主要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行纪合同涉及的事务仅限于购、销和寄售,而委托合同涉及的事务是民事活动中除必须由特定当事人处理以外的民事活动。

      2、委托人的法律地位不同。行纪合同中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法律活动,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委托人不享有权利和不履行义务,而委托合同中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活动,受托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对委托人可直接发生效力。

      3、提供服务的活动方式不同。行纪合同的行纪人,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必要时可介入交易活动,而委托合同的受委托人必须在委托人指示权限内从事工作,始终受委托人意志的控制。

      4、有偿性不同。行纪合同必然是有偿合同,而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合同,也可以是无偿合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485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的区别
委托合同与行纪合同都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彼此信任而产生,由一方代为另一方办理委托的事务,其法律后果由委托方承受
委托合同和行纪合同的区别
委托合同是指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为委托人办理委托事务,而委托人则按约支付报酬。与行纪合同二者区别:1适用范围不同2委托人的法律地位不同3提供服务的活动方式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如何区分委托合同和行纪合同
委托合同一般包括: 一、委托人和受托人身份信息。 二、委托事项。 三、委托权限。 四、委托人签字盖章。 五、合同签订日期。
我想委托别人帮我办件事,请问行纪合同与委托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你好,委托合同与行纪合同都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彼此信任而产生,由一方代为另一方办理委托的事务,其法律后果由委托方承受。但是,这两种合同又有所区别:其一,行纪合同
行纪合同中,委托人享有介入权吗
你好,委托人可以依照合同约定享受权利。
行纪合同,委托人违约,行纪人要求赔偿可得
建议委托律师在综合判定案情后代写相关诉讼文书较妥。
行纪合同和委托合同的主要区别?
你可以参阅《合同法》和《民法通则》
我父亲无证驾驶摩托车被行政拘留,现在行政拘留影响政审吗?
你好,请问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如果是行政拘留对政审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是行政拘留则有影响。具体情况你可以详细说一下,我会尽可能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我在实体店买了手机,不退怎么办
你好,消费者在与商家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可以拨打12315电话,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上司不申请仲裁工资,但公司没有营业执照怎么办?
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讨要薪水,申请劳动仲裁,必须要符合以下:1、申请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2、申请仲裁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3、该劳动争议属于该仲裁
六个月前的监控能恢复吗?
监控恢复具体操作因情况而异:1)如有备份,可直接从备份中恢复;2)无备份时,可使用专业软件尝试恢复,但成功率取决于存储方式和覆盖情况;3)对于复杂情况,建议联系
行纪合同范本
行纪合同范本
行纪合同解读
私立医院乱收费
消费者可投诉至卫生监督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应收集相关证据,如收费单据、医疗记录等。处理方式包括责令整改、罚款等,选择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定。
我从小是外公养大的,前段时间外公出车祸去世,对方全责,我能获得赔偿吗
可以获得赔偿。操作建议:1.收集证据,如事故认定书、医疗费用单据等;2.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赔偿标准和程序;3.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协商、调解或诉讼;4.在处理
刑罚裁量时应该考虑的情形
刑罚裁量时,应依据《刑法》相关规定,结合案情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需权衡犯罪行为的严重性、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等因素,确保刑罚的公正与合理。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